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详细摘要 | 第6-13页 |
1 引言 | 第13-21页 |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进展 | 第14-19页 |
·条带开采概述 | 第14-16页 |
·条带开采岩层与地表移动机理和规律 | 第16-17页 |
·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参数 | 第17-19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0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0-21页 |
2 深部条带开采的开采深度研究 | 第21-31页 |
·国内外深部工程开采现状 | 第21-23页 |
·国外深部工程开采现状 | 第21-22页 |
·国内深部工程开采现状 | 第22-23页 |
·安全开采深度 | 第23-27页 |
·安全开采深度提出意义 | 第23-24页 |
·安全开采深度概述 | 第24-25页 |
·安全开采深度计算方法分析 | 第25-27页 |
·极限开采深度 | 第27-28页 |
·极限开采深度提出意义 | 第27页 |
·极限开采深度分析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1页 |
3 深部条带开采围岩应力场及覆岩移动规律的光弹研究 | 第31-49页 |
·光弹性实验的基本原理及设备 | 第31-34页 |
·光弹性实验的基本原理 | 第31-33页 |
·光测弹性仪及其光路系统 | 第33-34页 |
·光弹性模型的设计 | 第34-37页 |
·原型的选取及简化 | 第34-35页 |
·相似条件的确定 | 第35-37页 |
·模拟材料的选取 | 第37-39页 |
·模型的加工制作工艺 | 第39-41页 |
·光弹性模型的观测 | 第41-47页 |
·光弹性实验结果的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深部条带开采上覆岩层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49-71页 |
·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 第49-50页 |
·FLAC~(3D) 有限差分程序简介 | 第50-52页 |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数值模拟的目的 | 第52页 |
·数值模型的建立原则 | 第52-53页 |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模型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 | 第54页 |
·煤岩材料的破坏准则 | 第54-55页 |
·数值模拟方案与模拟结果 | 第55-64页 |
·数值模拟方案 | 第55-56页 |
·覆岩移动规律模拟结果 | 第56-63页 |
·覆岩破坏与围岩应力场关系模拟结果 | 第63-64页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64-70页 |
·覆岩移动规律模拟结果分析 | 第64-69页 |
·围岩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71-109页 |
·开采沉陷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71-75页 |
·覆岩力学性质、岩层层位的影响 | 第71-72页 |
·松散层对地表移动特征的影响 | 第72-73页 |
·煤层倾角的影响 | 第73页 |
·开采厚度和开采深度的影响 | 第73-74页 |
·采区尺寸大小的影响 | 第74页 |
·重复采动的影响 | 第74页 |
·采煤方法及顶板管理方法的影响 | 第74-75页 |
·弹性模量对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影响 | 第75-84页 |
·数值模拟方案及结果 | 第75-81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81-84页 |
·松散层厚度对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影响 | 第84-88页 |
·数值模拟方案及结果 | 第84-85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85-88页 |
·开采厚度对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影响 | 第88-90页 |
·数值模拟方案及结果 | 第88-89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89-90页 |
·开采深度对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影响 | 第90-93页 |
·数值模拟方案及结果 | 第90-91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91-93页 |
·采区尺寸对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影响 | 第93-98页 |
·数值模拟方案及结果 | 第93-96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96-98页 |
·采、留宽对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影响 | 第98-104页 |
·数值模拟方案及结果 | 第98-102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102-104页 |
·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的主控因素 | 第104-105页 |
·本章小节 | 第105-109页 |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109-113页 |
·主要结论 | 第109-111页 |
·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9页 |
附录Ⅰ 地表移动等值线图 | 第119-133页 |
附录Ⅱ | 第133-134页 |
附件 | 第134-141页 |
致谢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