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影响石质文物风化蚀变的因素 | 第13-16页 |
·人为因素 | 第13页 |
·物理因素 | 第13-15页 |
·化学因素 | 第15页 |
·生物因素 | 第15-16页 |
·石质文物保护处理的原则和材料要求 | 第16-17页 |
·文物保护的原则 | 第16页 |
·对化学保护材料的基本要求 | 第16-17页 |
·石质文物保护的化学材料 | 第17-22页 |
·无机材料 | 第17页 |
·有机材料 | 第17-20页 |
·环氧树脂 | 第18页 |
·丙烯酸树脂 | 第18-19页 |
·有机硅树脂 | 第19页 |
·有机氟材料 | 第19-20页 |
·新型材料 | 第20-22页 |
·复合材料 | 第20页 |
·纳米材料 | 第20页 |
·仿生无机材料 | 第20-22页 |
·石质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保护材料的耐候性及失效后对文物的破坏 | 第22页 |
·石材亲水性和保护膜的憎水性之间的矛盾 | 第22页 |
·可溶性盐对保护膜的破坏 | 第22-23页 |
·仿生合成理论基础、应用领域及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仿生合成技术的基础理论 | 第23页 |
·仿生无机材料的应用领域 | 第23-25页 |
·仿生制备多孔材料 | 第24页 |
·仿生制备类生物矿物的无机材料 | 第24-25页 |
·仿生合成的研究意义 | 第25页 |
·立题思路、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3章 实验部分 | 第27-34页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4页 |
·青石基片准备 | 第28-29页 |
·SiO_2膜的制备 | 第29-30页 |
·以TEOS为硅源制备SiO_2膜 | 第29页 |
·以Na_2SiF_6为硅源制备SiO_2膜 | 第29-30页 |
·膜的性能表征 | 第30-32页 |
·耐酸性实验 | 第30-31页 |
·耐污性实验 | 第31页 |
·耐高温、抗冻性实验 | 第31页 |
·吸水性、透气性实验 | 第31-32页 |
·亲水性实验 | 第32页 |
·膜的结构表征 | 第32-34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2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页 |
·薄膜微观形貌的表征 | 第32-34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59页 |
·SiO_2膜的形成机理 | 第34-38页 |
·TEOS为硅源制备SiO_2膜的机理 | 第34-37页 |
·酸碱催化剂的选择 | 第34-35页 |
·模板剂的选择 | 第35-36页 |
·反应机理 | 第36-37页 |
·Na_2SiF_6为硅源制备SiO_2膜的机理 | 第37-38页 |
·促进剂的选择 | 第37页 |
·反应机理 | 第37-38页 |
·TEOS为硅源制备SiO_2膜时各因素的影响 | 第38-43页 |
·H_2O的用量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无水乙醇的用量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40页 |
·丙三醇的加入量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氨水的加入量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CTAB处理对成膜的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反应时间对成膜性能的影响 | 第43页 |
·Na_2SiF_6为硅源制备SiO_2膜时各因素的影响 | 第43-46页 |
·Na_2SiF_6的浓度对成膜性能的影响 | 第44页 |
·H_3BO_3的加入量对成膜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CTAB处理对成膜的性能的影响 | 第45页 |
·反应时间对成膜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膜的性能表征分析 | 第46-51页 |
·耐酸性分析 | 第46-48页 |
·耐污性分析 | 第48-49页 |
·耐候性分析 | 第49页 |
·亲水性、透气性分析 | 第49-51页 |
·膜的结构表征分析 | 第51-57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1-52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4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54-57页 |
·膜开裂问题分析 | 第57-5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