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逆向物流的研究背景第10-13页
     ·逆向物流概念的提出第10-11页
     ·与逆向物流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第11-12页
     ·逆向物流的驱动因素第12-13页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3-22页
     ·国外逆向物流的研究综述第13-16页
     ·国内逆向物流研究现状第16-18页
     ·国内外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第18-21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21-22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26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3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6页
第2章 逆向物流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第26-42页
   ·参与主体之间博弈的理论依据——博弈论第26-27页
   ·企业与政府的博弈第27-33页
     ·企业与政府的博弈第28-29页
     ·博弈模型第29-33页
   ·企业间博弈第33-36页
     ·企业间竞争博弈模型第33-34页
     ·企业间合作博弈模型第34-36页
   ·企业与顾客的博弈模型第36-41页
     ·企业与顾客的第一博弈——回收费用的分摊第37-39页
     ·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市场博弈——柠檬市场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逆向物流系统的网络设计第42-57页
   ·逆向物流网络特征、功能和类型第42-45页
     ·逆向物流网络特征第42页
     ·逆向物流网络功能第42-45页
   ·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第45-55页
     ·回收处理中心选址应考虑的因素第46-47页
     ·回收点的配置应考虑的因素第47-48页
     ·回收处理中心选址模型第48-52页
     ·回收处理中心选址模型求解——实例验证第52-54页
     ·逆向物流的信息支撑技术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逆向物流运作管理模式第57-87页
   ·行业型企业联盟模式第57-69页
     ·行业型企业联盟模式的由来第57页
     ·行业型企业联盟模式的含义第57-59页
     ·行业型企业联盟模式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因素第59-60页
     ·行业型企业联盟的协同规模第60-61页
     ·行业型企业联盟模式协同伙伴的选择第61-67页
     ·行业型企业联盟中的个体偷懒行为分析和解决方法第67-69页
   ·企业逆向物流自营模式第69-71页
     ·企业逆向物流自营模式的由来第69-70页
     ·企业逆向物流自营模式的含义第70页
     ·企业自营模式的正、负面效应第70-71页
   ·第三方逆向物流模式第71-84页
     ·第三方逆向物流模式的特点第72-73页
     ·企业与委托方的委托——代理模型第73-80页
     ·第三方选择勤奋的正面效应——声誉效应第80-82页
     ·第三方选择勤奋的负面效应——棘轮效应第82-84页
   ·三种运作管理模式的适用范围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5章 逆向物流系统社会效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87-97页
   ·逆向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第87-89页
   ·逆向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89-96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89-91页
     ·综合评价方法的特征和选择第91-93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93-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6章 政府、企业和社会在逆向物流发展中的协同机制第97-116页
   ·激励机制第97-103页
   ·企业的自律机制第103-108页
     ·自律机制的含义第103-104页
     ·自律机制的设计第104-108页
   ·监督机制第108-114页
     ·政府监督第109-111页
     ·社会监督第111-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16-119页
   ·全文总结第116-117页
   ·创新点第117-118页
   ·展望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活动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善
下一篇:文学翻译与篇章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