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听觉系统声源定位神经通路信息处理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前言第10-19页
   ·声音基本属性与听觉系统信息传导通路第11-12页
   ·低频声源定位通路及特点第12-14页
   ·研究现状分析第14-17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安排第17-19页
第2章 灌木状细胞的频率选择特性与频率信息处理第19-39页
   ·背景简介第19-23页
     ·频率信息在听觉外围系统(耳蜗)中的表征第20-21页
     ·耳蜗核的频率拓扑/解剖结构及特点第21-23页
     ·问题的提出第23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3-25页
     ·研究思路第23-24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研究结果第25-33页
     ·灌木状细胞的选频特性第25-27页
     ·选频特性与频率信息编码第27-29页
     ·选频特性的生物物理机制第29-33页
   ·本章小节与讨论第33-39页
     ·主要结论第33页
     ·分析和讨论第33-38页
     ·后续研究方向第38-39页
第3章 低频声源方位信息编码探索第39-64页
   ·背景介绍第39-44页
     ·Jeffress模型第39-41页
     ·研究现状介绍第41-44页
     ·本章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安排第44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第44-46页
     ·研究思路第44-45页
     ·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第45-46页
   ·研究结果第46-61页
     ·发放率编码探讨第46-52页
       ·耦合对R-ITD的影响第46-48页
       ·离子通道密度对R-ITD的影响第48-49页
       ·抑制因素与同时性检测神经元的发放第49-52页
     ·适时性编码探讨第52-61页
       ·适时性编码的前提第53-56页
       ·灌木状神经元网络的同步现象第56-58页
       ·首次发放潜伏期第58-61页
   ·本章小节与讨论第61-64页
     ·主要结论第61-62页
     ·讨论和后续研究方向第62-64页
第4章 总结与展望第64-70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64-65页
   ·讨论和后续研究方向展望第65-70页
     ·脉冲传导特性第65-67页
     ·内禀噪声因素第67-68页
     ·多层次核团的整体网络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录1:灌木状细胞模型第82-86页
附录2:神经系统发放特性的温度效应第86-93页
附录3:攻读硕士期间完成论文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