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2页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简况 | 第15-16页 |
·多氯联苯的基本性质 | 第16-17页 |
·物理性质 | 第16页 |
·化学性质 | 第16-17页 |
·环糊精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 第17-20页 |
·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 | 第17-19页 |
·环糊精的应用 | 第19-20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多氯联苯 PCBs 的污染现状及危害 | 第22-31页 |
·PCBs 的来源与分布、生产使用及贮存情况 | 第22-23页 |
·PCBs的环境存在及环境行为 | 第23-28页 |
·在大气中的转移 | 第23页 |
·PCBs 在土壤中的转移 | 第23-24页 |
·在水中的转移 | 第24页 |
·PCBs 的生物转化及生物代谢 | 第24-25页 |
·PCBs 的环境吸附行为 | 第25-28页 |
·PCBs对生物体的危害 | 第28-30页 |
·多氯联苯控制标准 | 第30-31页 |
第3章 PCBs 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 第31-36页 |
·PCBs的主要治理技术 | 第31-32页 |
·高温焚烧技术 | 第31页 |
·水泥窑技术 | 第31页 |
·安全填埋技术 | 第31页 |
·原位玻璃化技术 | 第31页 |
·热脱附技术 | 第31-32页 |
·碱催化脱氯技术 | 第32页 |
·湿式氧化技术 | 第32页 |
·等离子体-电弧法 | 第32页 |
·PCBs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 第32-34页 |
·物理修复技术 | 第32页 |
·化学修复技术 | 第32-33页 |
·生物修复技术 | 第33-34页 |
·环糊精对PCBs 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 第34-36页 |
第4章 试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 第36-43页 |
·主要试验试剂 | 第36-37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37页 |
·试验装置 | 第37-38页 |
·小试试验方法 | 第38-41页 |
·土壤预处理 | 第38页 |
·多氯联苯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38页 |
·野外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实验 | 第38页 |
·人工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实验 | 第38-39页 |
·洗脱液中多氯联苯浓度的分析计算方法 | 第39-41页 |
·洗脱液中环糊精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41页 |
·中试柱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第5章 HPCD 对野外及人工污染土壤的小试洗脱研究 | 第43-68页 |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基本性质分析 | 第43-45页 |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中本底浓度的确定 | 第45-47页 |
·HPCD对人工污染土壤的洗脱研究 | 第47-51页 |
·影响洗脱的因素 | 第47页 |
·HPCD对人工污染土壤的洗脱 | 第47-49页 |
·洗脱机理 | 第49-51页 |
·HPCD对野外污染土壤的洗脱研究 | 第51-68页 |
·不同浓度HPCD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 第51-56页 |
·HPCD容量对洗脱效果影响 | 第56-57页 |
·洗脱时间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洗脱次数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 第58-60页 |
·盐类物质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超声波、温度和pH 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 第61-64页 |
·腐殖酸对土壤中PCBs 的持留作用 | 第64-65页 |
·HPCD在土壤上的吸附研究 | 第65页 |
·人工污染土壤和野外污染土壤的对比分析 | 第65-68页 |
第6章 HPCD 和SDS 对野外污染土壤的中试柱洗脱以及对比分析 | 第68-80页 |
·HPCD对土壤柱中PCBs的淋洗-洗脱实验 | 第68-71页 |
·表面活性剂SDS对土壤中PCBs 的洗脱 | 第71-76页 |
·SDS 洗脱土壤数学模型研究 | 第71-73页 |
·中试柱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3-76页 |
·SDS和HPCD对土壤中PCBs的洗脱对比分析 | 第76-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