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与Pocket PC的瞬变电磁接收机的研制
|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瞬变电磁法探测的工作原理 | 第9页 |
| ·瞬变电磁仪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接收机设计方案 | 第11-15页 |
| ·功能概述 | 第12页 |
| ·方案设计 | 第12-13页 |
| ·接收机设计指标 | 第13-15页 |
| 第2章 基于DSP的数据采集部分的硬件设计 | 第15-29页 |
| ·TM5320 系列DSP 处理器简介 | 第15-17页 |
| ·DSP 最小系统设计 | 第17-20页 |
| ·混合电平设计 | 第17-19页 |
| ·存储单元设计 | 第19-20页 |
| ·抗饱和放大电路设计 | 第20-21页 |
| ·低通滤波器设计 | 第21-23页 |
| ·浮点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第23-26页 |
| ·浮点数据采集的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 ·浮点数据采集电路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 ·浮点数据采集时序电路设计 | 第25-26页 |
| ·译码电路设计 | 第26-28页 |
| ·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 第3章 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 | 第29-55页 |
| ·同步电路设计 | 第29-33页 |
| ·线同步 | 第29-30页 |
| ·GPS 同步 | 第30-31页 |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 ·DSP 中相应软件设计 | 第32-33页 |
| ·信号叠加的实现方法 | 第33-42页 |
| ·噪声类型 | 第33-35页 |
| ·噪声抑制方法 | 第35-38页 |
| ·控制电路设计 | 第38-41页 |
| ·DSP 中相应软件设计 | 第41-42页 |
| ·提高分辨率的软件方法 | 第42-48页 |
| ·必要性分析 | 第42-43页 |
| ·Q 格式简介 | 第43-44页 |
| ·Q_(24) 格式算法设计 | 第44-46页 |
| ·DSP 中相应软件设计 | 第46-48页 |
| ·奇异点剔除方法 | 第48-55页 |
| ·产生原因 | 第48-49页 |
| ·粗差剔除方法 | 第49-50页 |
| ·基于偏差的分位数法 | 第50-53页 |
| ·DSP 中相应软件设计 | 第53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53-55页 |
| 第4章 接收机通信及输入输出部分设计 | 第55-64页 |
| ·接收机通信设计 | 第55-59页 |
| ·RS–232–C接口简介 | 第55-56页 |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56-57页 |
| ·DSP 中相应软件设计 | 第57-59页 |
| ·输入输出设计 | 第59-64页 |
| ·HP iPAQ hx21906 简介 | 第59-60页 |
| ·开发环境 | 第60-61页 |
| ·应用程序设计 | 第61-64页 |
| 第5章 接收机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64-70页 |
| ·接收机性能指标测试 | 第64-67页 |
| ·测试仪器 | 第64页 |
| ·短路噪声测试 | 第64-66页 |
| ·瞬变电磁信号测试 | 第66-67页 |
| ·模型实验 | 第67-70页 |
| ·室内模型试验 | 第67-68页 |
| ·室外模型实验 | 第68-69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建议 | 第70-72页 |
| ·全文总结 | 第70页 |
| ·今后工作建议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附录A DSP程序流程图 | 第75-76页 |
| 摘要 | 第76-78页 |
| Abstract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