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有关概念 | 第14-16页 |
·城市 | 第14页 |
·城市建成区 | 第14-15页 |
·城市绿地 | 第15页 |
·城市绿地系统 | 第15-16页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6-17页 |
·调查研究法 | 第17页 |
·对比论证法 | 第17页 |
·定量分析法 | 第17-18页 |
2 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实证比较研究 | 第18-35页 |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18-26页 |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 | 第18-21页 |
·英国伦敦绿地规划建设实践 | 第21-24页 |
·日本绿地规划建设实践 | 第24-26页 |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与实践 | 第26-30页 |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政策体系 | 第26-27页 |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领域 | 第27-30页 |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评价研究现状 | 第30页 |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第30-32页 |
·城市趋同,缺乏特色 | 第31页 |
·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健全 | 第31页 |
·规划程序混乱,与城市规划关系不协调 | 第31-32页 |
·忽视城市外围大环境绿地的规划 | 第32页 |
·规划重视数量指标,轻视布局合理性,重形态轻生态 | 第32页 |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及实践的启示 | 第32-35页 |
·加强法制建设,做到依法治绿 | 第32-33页 |
·正确处理城市规划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 | 第33页 |
·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应抓住重点,突出特色 | 第33页 |
·完善绿地系统规划层次体系,将规划范围扩大至整个市域 | 第33-34页 |
·绿地规划应以生态学为基础,坚持生态优先 | 第34-35页 |
3 山东省部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定性分析 | 第35-56页 |
·山东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概况 | 第35-36页 |
·自然气候状况 | 第35页 |
·山东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概况 | 第35-36页 |
·部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案例 | 第36-47页 |
·《济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 | 第36-38页 |
·《青岛市绿地系统规划(2007—2020)》 | 第38-39页 |
·《枣庄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8—2020)》 | 第39-40页 |
·《泰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 | 第40页 |
·《邹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 | 第40-41页 |
·《滕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8—2020)》 | 第41-42页 |
·《肥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 | 第42-43页 |
·《费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 | 第43-44页 |
·《临朐县城市绿地水系规划(2008—2020)》 | 第44-45页 |
·《东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10 》、《淄博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0—2010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山东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47-56页 |
·规划成果未能涵盖整个市域 | 第47页 |
·绿地系统结构布局不完善 | 第47-53页 |
·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太过笼统,指导性不强 | 第53-54页 |
·“绿线”的划定不够准确、详细 | 第54页 |
·部分规划编制方案存在雷同现象 | 第54-55页 |
·部分专业用语及书写不规范 | 第55-56页 |
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定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56-70页 |
·构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定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第56页 |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56-57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56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56-57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57页 |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57页 |
·可比性原则 | 第57页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57-66页 |
·规划绿量 | 第57-58页 |
·绿地布局 | 第58-61页 |
·生态效益 | 第61-64页 |
·景观评价 | 第64-66页 |
·综合评价体系模型的构建 | 第66页 |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与检验 | 第66-68页 |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 第66-67页 |
·标权重值的检验 | 第67-68页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综合评价体系的确定 | 第68-70页 |
5 定量评价体系的验证——以济南市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 第70-82页 |
·济南市建成区绿地系统现状 | 第70-73页 |
·济南市建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 | 第73-80页 |
·规划绿量评价 | 第73-74页 |
·绿地系统布局合理性评价 | 第74-77页 |
·生态效益方面评价 | 第77页 |
·景观评价方面 | 第77-80页 |
·评价结果及优化建议 | 第80-82页 |
·评价结果 | 第80-81页 |
·建议 | 第81-82页 |
6 总结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创新之处 | 第83页 |
·不足之处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