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工艺美术理论论文--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理论论文

产品视觉形式要素的性征与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研究动机和目的第8-9页
   ·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二章 男女有别第11-15页
   ·性别的自然差异审视第11页
     ·基因、性激素与两性分化第11页
     ·生理机能差异第11页
   ·性别的心理机能对比第11-13页
     ·认知能力比较第12页
     ·个性与人格区别第12页
     ·审美心理的异同第12-13页
     ·消费心理的异同第13页
   ·性别的社会学与哲学思辩第13-15页
     ·观念领域与价值体系第13页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第13-14页
     ·中西方哲学中的性别意识考辨第14-15页
第三章 视觉形式要素之性别特征剖析第15-48页
   ·设计形态的性征研究第15-22页
     ·基本形要素性别特征的系统分析第16-19页
     ·性别因素对形态观演化的影响第19-22页
   ·设计色彩的性征研究第22-31页
     ·不同色彩的性别感觉第22-28页
     ·引导潮流的欧洲服装色彩发展史第28-31页
   ·设计材料的性征研究第31-36页
     ·设计材料的性别印象第32-33页
     ·材料产生时与性别的关系第33-36页
   ·重大设计运动及风格的性别化研究第36-48页
     ·工业革命前第36-39页
     ·工业革命后~20世纪初第39-41页
     ·20世纪初20~30年代第41-45页
     ·20世纪40年代~20世纪末第45页
     ·相互融合的现代“混搭”风格第45-48页
第四章 性别设计方法探究第48-56页
   ·惯用区别设计法第48-51页
     ·命名表达第48页
     ·直观表达第48-51页
       ·人体形态挪用第49页
       ·日常用品移植第49-50页
       ·性别符号再现第50-51页
     ·隐喻表达第51页
   ·拓展延伸设计法第51-56页
     ·专属产品的开发第51-52页
     ·对立互融开发第52-53页
     ·性别产品“陷阱”第53-54页
     ·性别的模糊化设计第54-56页
       ·男性设计师的女性化设计第54-55页
       ·女性设计师的男性化设计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语第56-58页
   ·几点看法第56-57页
   ·哲学角度下看发展趋势第57页
   ·后续研究的可能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第61-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及著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线辐射波形畸变对UWB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江苏省休闲产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