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大学生权利 | 第15-24页 |
第一节 大学生权利的概念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大学生受教育权的性质 | 第16-19页 |
第三节 大学生权利的形态和类型 | 第19-24页 |
一、受教育权的三种形态 | 第19-20页 |
二、大学生受教育权的三种形态 | 第20-24页 |
(一)大学生的应有权利 | 第20页 |
(二)我国大学生的法定权利 | 第20-22页 |
(三)大学生的实有权利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高校管理教育权 | 第24-34页 |
第一节 教育权的概念 | 第24-26页 |
第二节 高校的法律地位 | 第26-28页 |
第三节 高校管教权的法律性质 | 第28-32页 |
第四节 高校管教权的法律依据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高校管教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 | 第34-45页 |
第一节 权利与权力关系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权利的失衡和权力的异化 | 第36-40页 |
第三节 管教权与受教育权冲突的主要表现 | 第40-45页 |
一、 高校的招生录取权与学生的升学权 | 第40页 |
二、 高校教学权与学生学习选择权 | 第40-41页 |
三、 高校考核机制与学生公正评价权 | 第41-42页 |
四、 高校管理权与学生参与权 | 第42-43页 |
五、 高校的处分权与学生的救济权 | 第43页 |
六、高校教育收费权与学生教育消费者权益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高校管教权与学生受教育权冲突的法律缺失 | 第45-61页 |
第一节 实体法的不足 | 第45-58页 |
一、关于高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 第45-51页 |
(一) 高校的法律地位不清 | 第45-46页 |
(二) 高校的权力性质不明 | 第46-47页 |
(三) 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含糊 | 第47-51页 |
二、关于高校权力条款过于概括和原则 | 第51-54页 |
(一) 高校权力条款过于概括 | 第51-52页 |
(二) 高等学校章程不健全,造成规范体系的断层 | 第52-53页 |
(三) 高等教育立法价值观的功利化 | 第53-54页 |
三、关于学生权利的条款过于简单和狭窄 | 第54-55页 |
四、关于高校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 第55-57页 |
五、关于高校教育法律责任制度不够完备 | 第57-58页 |
第二节 程序法的不足 | 第58-61页 |
一、 法律程序性规定严重不足 | 第58页 |
二、 法律程序性规定可操作性差 | 第58-59页 |
三 救济途径不畅 | 第59-61页 |
第五章 高校学生权利保护 | 第61-77页 |
第一节 完善学生权利的教育法律 | 第61-68页 |
一、修改现有高等教育法律、完善学生权利的必要性 | 第61-62页 |
二、如何修改高等教育法律、完善学生权利 | 第62-68页 |
第二节 高校管理权力的规范 | 第68-73页 |
第三节 司法监督的校正 | 第73-77页 |
结语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