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9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9-14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9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页 |
| ·基本框架和方法 | 第12-14页 |
| ·文章框架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 第2章 社区银行基本理论概述 | 第14-24页 |
| ·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 ·国外学者对社区银行的界定(起源和发展) | 第14-16页 |
| ·中国学者对社区银行的界定 | 第16-18页 |
| ·社区银行的基本特征 | 第18-21页 |
| ·经营规模小型化 | 第18页 |
| ·资金运用社区化 | 第18页 |
| ·市场定位弱势化 | 第18-19页 |
| ·机构设置边缘化 | 第19页 |
| ·经营资本多元化 | 第19页 |
| ·信息沟通对称化 | 第19页 |
| ·经营决策快捷化 | 第19-20页 |
| ·经营特色个性化 | 第20页 |
| ·服务收费低廉化 | 第20-21页 |
| ·结合中国实际与相关定义的辨析 | 第21-24页 |
| ·社区银行与民营银行的比较 | 第21-22页 |
| ·社区银行与私人银行的比较 | 第22页 |
| ·社区银行与社区金融的比较 | 第22-24页 |
| 第3章 我国大力发展社区银行的必要性研究 | 第24-32页 |
| ·社区银行有利于改善对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 第24-25页 |
| ·我国弱势经济主体的经济贡献率与金融资源分配不相符 | 第24页 |
| ·中小企业特点呼唤社区银行 | 第24-25页 |
| ·社区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具有独到优势 | 第25页 |
| ·社区银行是解决农村金融困境的可行途径 | 第25-27页 |
| ·社区银行在微观方面能够满足农村的金融需要 | 第25-26页 |
| ·社区银行在宏观方面能够恢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 | 第26-27页 |
| ·社区银行能为居民提供投资渠道与增值服务 | 第27-28页 |
| ·居民消费水平与社区银行的联系 | 第27-28页 |
| ·投资渠道局限与社区银行的联系 | 第28页 |
| ·社区银行是解决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有效途径 | 第28-29页 |
| ·各银行的区域发展定位为社区银行发展提供空间 | 第28-29页 |
| ·发展社区银行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 第29页 |
| ·社区银行可以促进金融服务水平和协调社区发展 | 第29-30页 |
| ·社区银行可以有效地遏制民间非法金融的蔓延和发展 | 第30-32页 |
| ·民间融资效应的两面性 | 第30页 |
| ·社区银行可以规范民间金融发展 | 第30-32页 |
| 第4章 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 第32-42页 |
| ·我国已经开展的实践介绍 | 第32-36页 |
| ·北京银行介绍 | 第32-34页 |
| ·黑龙江大庆商业银行介绍 | 第34-36页 |
| ·基于SWOT分析论的中国建立社区银行的竞争力研究 | 第36-42页 |
| ·机会分析 | 第36-37页 |
| ·威胁分析 | 第37-38页 |
| ·优势分析 | 第38-40页 |
| ·劣势分析 | 第40-42页 |
| 第5章 国外社区银行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42-49页 |
| ·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5页 |
|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概况 | 第42-44页 |
|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经验 | 第44-45页 |
| ·澳洲社区银行对我国的启示 | 第45-49页 |
| ·澳洲社区银行发展概况 | 第45-47页 |
| ·澳洲社区银行发展的经验 | 第47-49页 |
| 第6章 大力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对策建议 | 第49-61页 |
| ·社区银行建立模式 | 第49-52页 |
| ·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相结合 | 第49页 |
| ·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改组 | 第49-50页 |
| ·由邮政储蓄银行改建 | 第50-51页 |
| ·由民营资本介入 | 第51-52页 |
| ·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准入途径 | 第52页 |
| ·社区银行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 第52-55页 |
| ·产权结构 | 第53页 |
| ·制衡机制 | 第53-54页 |
| ·激励机制 | 第54-55页 |
| ·信息披露 | 第55页 |
| ·社区银行发展的风险防范 | 第55-57页 |
| ·监管当局要加强监管措施 | 第55-56页 |
| ·完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 第56-57页 |
| ·社区银行发展的配套制度建设 | 第57-61页 |
| ·建立规范的社区银行准入和退出制度 | 第57页 |
| ·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 | 第57-58页 |
| ·完善整个社会征信制度建设 | 第58页 |
| ·发展初期政策优惠 | 第58-59页 |
| ·培养社区银行管理专业人才 | 第59页 |
| ·培育社区银行先进企业文化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