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路面的养护与维修论文

湖沥青在路面维修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湖沥青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状况第15-17页
     ·湖沥青在国外的应用概况第15-16页
     ·国内湖沥青应用情况介绍第16-17页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第17-19页
     ·多碎石沥青混凝的发展和特点第17-18页
     ·SAC-16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第18-19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湖沥青及其改性沥青性能研究第21-27页
   ·基质沥青第21页
   ·特立尼达湖沥青成分分析及性能试验检测第21-23页
   ·特立尼达湖沥青改性基质沥青性能试验检测第23-25页
   ·不同温度下沥青针入度试验及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分析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第27-49页
   ·级配理论的发展第27-30页
   ·传统的理论级配计算方法第30-33页
     ·n法第30页
     ·k法第30-31页
     ·i法第31-32页
     ·分形级配公式与n,k,i法的比较第32-33页
   ·级配设计的最新思想第33-44页
     ·Superpave矿料级配设计思想简介第33-35页
     ·贝雷设计法第35-38页
     ·CAVF法第38-39页
     ·SAC矿料断级配设计法第39-41页
     ·对 CAVF法的改进第41-44页
   ·最佳沥青含量的确定第44-49页
     ·林绣贤教授的估算法第44-46页
     ·公式法第46-47页
     ·最佳沥青含量范围的估算第47-48页
     ·三种估算方法的比较第48-49页
第四章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49-60页
   ·集料的力学性质试验检测第49-50页
     ·粗集料第49页
     ·细集料第49-50页
     ·填料第50页
   ·矿料的配合比设计第50-53页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第53-58页
   ·最佳沥青含量的验证第58-60页
第五章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第60-68页
   ·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与路面早期破坏的关系第60-63页
     ·车辙第60-62页
     ·开裂第62-63页
     ·水损害第63页
     ·表面功能衰减第63页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第63-64页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第64-66页
     ·浸水马歇尔试验第65页
     ·冻融劈裂试验第65-66页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渗水性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Burgers粘弹性模型在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第68-93页
   ·粘弹性本构模型理论第68-75页
     ·两个基本元件第68-69页
     ·两个基本模型第69-73页
     ·Burgers模型第73-75页
   ·弯曲蠕变性能试验第75-84页
     ·模型选择第75-76页
     ·弯曲蠕变试验基础参数及试验结果第76-77页
     ·确定Burgers流变模型的参数第77-81页
     ·两种沥青混合料的蠕变与蠕变恢复方程第81-82页
     ·两种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方程第82-84页
   ·Burgers流变模型参数与动稳定度的关系第84-86页
   ·Burgers流变模型参数在疲劳损伤模型中应用第86-91页
     ·疲劳损伤模型第86-88页
     ·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疲劳损伤模型第88-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七章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第93-104页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第93-94页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第94-102页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第95页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工艺第95-99页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第99-102页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第102-104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04-106页
   ·结论第104-105页
   ·主要创新点第105页
   ·进一步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论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
下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答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