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一、保险欺诈概念及其特征 | 第11-12页 |
(一) 保险欺诈的基本含义 | 第11页 |
(二) 保险欺诈的特征 | 第11-12页 |
1、行为的隐蔽性 | 第11-12页 |
2、严重的危害性 | 第12页 |
二、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 | 第12-15页 |
(一) 投保人的欺诈 | 第12-14页 |
1、超额投保 | 第12页 |
2、虚构保险标的 | 第12页 |
3、风险的虚假告知 | 第12-13页 |
4、重复保险 | 第13页 |
5、以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标的投保 | 第13页 |
6、故意夸大、扩大保险标的损失程度 | 第13-14页 |
7、编造或者故意制造保险事故 | 第14页 |
(二) 保险人的欺诈 | 第14-15页 |
1、虚假利益承诺 | 第14页 |
2、伪造、擅自变更保险合同 | 第14-15页 |
3、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 | 第15页 |
4、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违反如实告知义务 | 第15页 |
三、保险欺诈的危害性及其产生根源 | 第15-18页 |
(一) 保险欺诈的社会危害性 | 第15-17页 |
1、对其他投保人造成的危害 | 第16页 |
2、对保险公司造成的危害 | 第16-17页 |
3、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危害 | 第17页 |
(二) 保险欺诈产生的根源 | 第17-18页 |
1、保险欺诈产生的经济根源 | 第17页 |
2、保险欺诈产生的社会根源 | 第17-18页 |
3、保险欺诈产生的行业内部根源 | 第18页 |
四、国外针对保险欺诈所采取的措施 | 第18-20页 |
(一) 欧洲各国针对保险欺诈所采取的措施 | 第18-19页 |
(二) 美国针对保险欺诈所采取的措施 | 第19-20页 |
五、完善我国反保险欺诈制度 | 第20-28页 |
(一) 完善我国反保险欺诈法律制度 | 第20-23页 |
1、我国现行立法所存在的缺陷 | 第20-22页 |
2、我国保险欺诈相关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22-23页 |
(二) 其它相关反保险欺诈制度完善建议 | 第23-28页 |
1、加大公民普法教育力度 | 第23页 |
2、完善公民个人信誉机制 | 第23-24页 |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24页 |
4、完善保险公司内部运营机制 | 第24-26页 |
5、成立反保险欺诈特别组织机构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个人简历 | 第3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