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河西走廊生态系统退化特征与恢复策略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导言第11-18页
   ·立题背景分析第11-12页
   ·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的概念第12-13页
     ·退化生态系统第12页
     ·生态系统恢复第12页
     ·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的理论依据第12-13页
   ·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6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3-14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4页
     ·河西走廊生态恢复研究概况第14-16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创新点第16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河西走廊生态系统自然及经济发展现状第18-23页
   ·自然概况第18-21页
     ·地理位置第18-19页
     ·气候第19页
     ·土地资源第19页
     ·水资源第19-20页
     ·植被第20-21页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21-23页
     ·人口第21页
     ·经济发展第21-23页
第三章 河西走廊生态系统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第23-40页
   ·河西走廊生态系统退化特征第23-31页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第23-26页
     ·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配置不尽合理,水环境恶化第26-27页
     ·绿洲荒漠化加剧,沙尘暴危害严重第27-30页
     ·土地盐渍化严重,生产力下降第30页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居环境恶化第30-31页
   ·河西走廊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分析第31-40页
     ·全球气候变化对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的影响第31-34页
     ·自然地理条件对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第34-35页
     ·人类活动对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的影响第35-40页
第四章 河西走廊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策略第40-63页
   ·河西走廊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的思路第40页
   ·河西走廊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的基本原则第40-43页
     ·全流域系统整治的原则第40-42页
     ·加强管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第42页
     ·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第42-43页
     ·依法治理和科技先行的原则第43页
   ·河西走廊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区域布局及重点第43-49页
     ·不同类型地域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的重点第43-46页
     ·各流域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第46-49页
   ·河西走廊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措施第49-63页
     ·支撑体系第49-50页
     ·加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的科技攻关研究第50-52页
     ·主要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模式第52-55页
     ·主要生态修复工程第55-58页
     ·主要政策措施第58-63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63-65页
   ·结论第63-64页
   ·讨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72页
个人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水声通信技术研究
下一篇:上海市随班就读资源教室方案运作及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