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植物蓝光受体隐花色素 | 第10-19页 |
·隐花色素是一种类似于光复活酶的黄素蛋白 | 第11-12页 |
·隐花色素存在整个植物领域 | 第12-13页 |
·隐花色素在植物光形态建成方面的作用 | 第13-15页 |
·隐花色素与植物向光性 | 第15-16页 |
·隐花色素在生物钟方面的作用 | 第16页 |
·隐花色素介导的光依赖性基因表达 | 第16-17页 |
·离子内稳态和隐花色素的信号转导 | 第17页 |
·隐花色素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第17-19页 |
·其他植物中的隐花色素 | 第19页 |
·CONSTANS(CO)及CO-LIKE 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CO 的功能 | 第19-20页 |
·CO-Like(COL)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二穗短柄草的研究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正文 | 第24-48页 |
[第一部分] 突变体SCC17-D 表型分析及基因克隆 | 第24-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页 |
·材料种植 | 第24页 |
·酶和试剂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33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24-25页 |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第25页 |
·半定量RT-PCR 所用引物及反应体系 | 第25-26页 |
·基因克隆方法以及载体构建引物设计 | 第26-29页 |
·目的片段的回收与纯化 | 第29页 |
·连接 | 第29-30页 |
·BP 与LR 反应 | 第30页 |
·转化 | 第30-31页 |
·质粒提取 | 第31页 |
·菌液PCR 检测 | 第31-32页 |
·酶切连接及酶切鉴定 | 第32页 |
·拟南芥转化及筛选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1页 |
·SCC17-D 激活标签的定位 | 第33页 |
·SCC17-D 突变表型的分析 | 第33-34页 |
·SCC17-D 突变体T-DNA 插入位点上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 | 第34页 |
·COL16 克隆及载体构建 | 第34页 |
·COL16 转基因植株表型分析及其检测 | 第34-35页 |
·RNAi 载体的构建 | 第35-38页 |
·RNAi 转化植株的表型分析以及检测 | 第38页 |
·T-DNA 附近基因的克隆以及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40页 |
·T-DNA 激活标签附近基因的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 | 第40页 |
·PFT 基因的研究及其可能与SCC17-D 突变体早花表型的关系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Gateway colne 的优点 | 第41页 |
·多价RNAi | 第41页 |
·CO 及CO-Like 基因功能 | 第41-42页 |
·SCC17-D 早花原因 | 第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第二部分] 二穗短柄草BD21 的形态学观察 | 第43-48页 |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材料种植 | 第43页 |
·试剂 | 第43页 |
·仪器 | 第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BD21 个体大小和生长条件适合于进行大规模操作 | 第43-44页 |
·BD21 的基本形态特征 | 第44-45页 |
·小穗的发育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录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