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及关键问题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概述 | 第17-28页 |
·生态美学的研究概述 | 第17-20页 |
·生态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17-18页 |
·生态美学的内涵和意义 | 第18-19页 |
·生态美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观 | 第19-20页 |
·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 | 第20-22页 |
·生态美并非某一事物的美,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美 | 第20页 |
·人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而并非绝对的主体 | 第20-21页 |
·生态美学是人的价值和自然的价值的统一 | 第21页 |
·生态美学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统一 | 第21-22页 |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概述 | 第22-27页 |
·传统哲学中生态思想的起源 | 第23-24页 |
·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美学思想 | 第24-25页 |
·儒家的“仁爱”及“天人合一”思想 | 第25-27页 |
·释家、禅宗的“清、静、超脱”的审美情趣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在产品设计中实施生态美学思想的基本目标 | 第28-38页 |
·人类生活生活方式的生态美体现及要求 | 第28-30页 |
·生活美学化 | 第28-29页 |
·可持续型经济增长 | 第29-30页 |
·产品设计具有对人们生活方式引导作用 | 第30-33页 |
·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特征分析 | 第31页 |
·产品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相互推进 | 第31-32页 |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的影响 | 第32-33页 |
·在产品设计中实施生态美学思想的基本目标――构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 第33-37页 |
·物质生产的繁荣对人类生活和消费方式的负面影响 | 第33-35页 |
·生态美学思想通过产品设计来构建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和适度的消费观 | 第35-36页 |
·生态美学思想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实施途径列举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传统造物哲学的生态审美观在产品设计理念中的延伸 | 第38-52页 |
·以“仁”为本的造物人情观 | 第39-41页 |
·体现对人的关怀和生命的仁爱 | 第40-41页 |
·体现维持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内在秩序 | 第41页 |
·亲近自然的审美态度 | 第41-45页 |
·在产品中彰显“物尽其用”的传统用物思想 | 第42-43页 |
·用“朴素自然”的表现形式去表达产品的审美趣味 | 第43-44页 |
·“道法自然”的产品设计理念 | 第44-45页 |
·“和谐统一”的整体审美感受 | 第45-47页 |
·古代造物哲学中的“和谐统一”观 | 第45-46页 |
·“和谐统一”在产品的设计理念当中的拓展性体现 | 第46-47页 |
·包涵丰富生命形态的审美因素——“气” | 第47-51页 |
·“气”在传统造物哲学中的体现 | 第47-49页 |
·现代产品设计中生命形态的表现形式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以生态美学观为核心的产品设计理论体系 | 第52-59页 |
·以生态美学观为核心的产品设计的设计理念 | 第52-54页 |
·体现产品的自然属性 | 第53页 |
·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 | 第53页 |
·增进使用者和自然环境的沟通 | 第53-54页 |
·呈现丰富的生命表现形式 | 第54页 |
·平和朴实的手法表现产品的意境美 | 第54页 |
·以生态美学观为核心的产品设计的原则 | 第54-56页 |
·兼顾多元共生关系原则 | 第54-55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55页 |
·设计本土化原则 | 第55-56页 |
·体现维护社会稳定的伦理道德原则 | 第56页 |
·以生态美学观为核心的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 | 第56-58页 |
·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方法 | 第56-57页 |
·“功能-造型-目标”的系统设计方法 | 第57页 |
·相似借鉴和对比借鉴的参照设计方法 | 第57-58页 |
·情感交互的设计方法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传统造物文化中的生态审美元素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表现方法 | 第59-74页 |
·意境美和“气韵生动”的形式规则 | 第60-64页 |
·中国传统的意境美以及在产品设计中的表达 | 第60-62页 |
·“气韵生动”的形式规则及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 第62-64页 |
·具有丰富生态内涵传统色彩观 | 第64-66页 |
·传统色彩观中的生态语义 | 第64-65页 |
·传统色彩观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表达 | 第65-66页 |
·传统图形的形式美 | 第66-68页 |
·传统图形的形式美 | 第66-67页 |
·传统图形的现代化表现方法 | 第67-68页 |
·传统器物的造型美 | 第68-69页 |
·传统器物造型的生态美 | 第68-69页 |
·产品造型设计中对传统器物造型的借鉴 | 第69页 |
·传统器物的用料美 | 第69-71页 |
·传统造物中用料的生态美 | 第69-70页 |
·传统的用料方法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参照 | 第70-71页 |
·传统造物中的技术美 | 第71-73页 |
·传统技术的生态美 | 第71页 |
·传统技术美在产品设计中的表现方法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七章 研究的总结及展望 | 第74-78页 |
·研究的创新性及主要研究成果 | 第74-77页 |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美学思想体系的构建 | 第74-76页 |
·以生态美学为核心的产品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 第76页 |
·传统造物文化中的生态审美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表现方法初探 | 第76-77页 |
·研究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