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燃气发动机混合器工作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 ·概述 | 第11-15页 |
| ·能源短缺及对策 | 第11页 |
| ·分布式能源系统 | 第11-12页 |
| ·燃气发动机 | 第12-15页 |
| ·燃气发动机供气系统 | 第15-17页 |
| ·燃气发动机供气系统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 ·混合器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燃气发动机驱动的小型热电联产机组的改进研究 | 第17-18页 |
| ·比例式混合器稳态过程模拟及试验验证 | 第18页 |
| ·比例式混合器瞬态工作情况的理论分析 | 第18-19页 |
| 第2章 小型热电联产机组试验台介绍 | 第19-34页 |
| ·原有试验机组系统 | 第19-27页 |
| ·供气系统 | 第20-22页 |
| ·燃气发动机 | 第22页 |
| ·同步发电机 | 第22-23页 |
| ·余热回收系统 | 第23-27页 |
| ·控制系统 | 第27页 |
| ·以前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 ·试验机组的改进内容 | 第27-34页 |
| ·发动机与发电机的匹配 | 第27-28页 |
| ·双纽线流量计的设计与标定 | 第28-32页 |
| ·仪表与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通讯问题 | 第32页 |
| ·过剩空气系数的测定 | 第32-34页 |
| 第3章 比例式混合器稳态过程模拟 | 第34-55页 |
| ·混合器模型 | 第34-39页 |
| ·常见混合器 | 第34-35页 |
| ·混合器的几何模型 | 第35-37页 |
| ·混合器的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 ·FLUENT流场分析软件 | 第38-39页 |
| ·节气门开度对混合过程的影响 | 第39-46页 |
| ·初、边值条件的处理 | 第39-40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 ·不同燃料下的混合器特性 | 第46-50页 |
| ·初、边值条件的处理 | 第47-48页 |
| ·理论空燃比的计算 | 第48页 |
| ·稀薄燃烧技术 | 第48-49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 ·进口边界条件对混合过程的影响 | 第50-53页 |
| ·初、边值条件处理 | 第50-52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 ·混合器结构的优化 | 第53-55页 |
| ·初、边值条件处理 | 第53-54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4-55页 |
| 第4章 比例式混合器动态过程研究 | 第55-71页 |
| ·概述 | 第55页 |
| ·比例式混合器动态过程研究方法 | 第55-61页 |
| ·单自由度机械振动系统 | 第56-59页 |
| ·动态仿真的有限体积模型 | 第59-60页 |
| ·稳态计算机仿真结果的合成 | 第60-61页 |
| ·比例式混合器动态工作过程的分析 | 第61-71页 |
| ·喷管的质量流量计算 | 第62-63页 |
| ·比例式混合器数学模型 | 第63-66页 |
| ·比例式混合器动态响应结果 | 第66-71页 |
| 第5章 机组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1-84页 |
| ·计算公式 | 第71-73页 |
| ·试验结果总结 | 第73-78页 |
| ·2006年10月18日试验 | 第73-76页 |
| ·2006年12月19日试验 | 第76-78页 |
| ·改进后试验结果与原来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78-8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 ·结论 | 第84-85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