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1 斯卑尔脱小麦形态特征 | 第15页 |
2 斯卑尔脱小麦起源与分布 | 第15-16页 |
3 斯卑尔脱小麦种子贮藏蛋白的遗传组成 | 第16-17页 |
4 斯卑尔脱小麦分子标记多样性 | 第17-18页 |
5 斯卑尔脱小麦产量及品质 | 第18-19页 |
6 斯卑尔脱小麦在普通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 第19-21页 |
7 立题依据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斯卑尔脱小麦农艺性状分析 | 第23-34页 |
1 前言 | 第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材料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25页 |
·农艺性状考察 | 第24-25页 |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2页 |
·农艺性状表现 | 第25-28页 |
·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 第28页 |
·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第28-29页 |
·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第29-32页 |
4.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斯卑尔脱小麦品质性状分析 | 第34-45页 |
1 前言 | 第34-3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5-45页 |
·材料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38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35页 |
·其它品质性状测定 | 第35-37页 |
·数据分析处理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籽粒性状表现 | 第38页 |
·蛋白质相关品质性状分析 | 第38-39页 |
·粉质参数分析 | 第39页 |
·淀粉含量、拉伸参数和揉混参数分析 | 第39-40页 |
·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 第40-42页 |
4.讨论 | 第42-45页 |
第四章 斯卑尔脱小麦贮藏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5-55页 |
1 前言 | 第45-4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6-48页 |
·材料 | 第46页 |
·方法 | 第46-48页 |
·醇溶蛋白提取及A-PAGE分析 | 第46-48页 |
·HMW-GS提取及SDS-PAGE检测 | 第4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醇溶蛋白多样性分析 | 第48-49页 |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 | 第49-52页 |
4 讨论 | 第52-55页 |
第五章 斯卑尔脱小麦α-醇溶蛋白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55-65页 |
1 前言 | 第5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5-59页 |
·材料 | 第55-56页 |
·方法 | 第56-59页 |
·DNA提取 | 第56页 |
·引物设计 | 第56页 |
·PCR反应 | 第56-57页 |
·PCR产物回收纯化 | 第57页 |
·连接 | 第57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57-58页 |
·转化大肠杆菌 | 第58页 |
·阳性克隆筛选 | 第58页 |
·序列测定、比较和群体分析 | 第58-5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Gli-Spelt-1和Gli-Spelt-2核苷酸序列 | 第59-60页 |
·N端和C端氨基酸序列比较 | 第60-61页 |
·多聚谷氨酰胺区及变异 | 第61页 |
·α-醇溶蛋白基因序列聚类分析 | 第61-63页 |
4 讨论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斯卑尔脱小麦ADP-核糖基化因子克隆及SNP位点染色体定位研究 | 第65-84页 |
1 前言 | 第65-6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66-70页 |
·材料 | 第66-67页 |
·方法 | 第67-70页 |
·ARF基因序列的获取、筛选和引物设计 | 第67页 |
·DNA提取及ARF基因的克隆 | 第67-68页 |
·RNA提取 | 第68-69页 |
·逆转录 | 第69页 |
·半定量RT-PCR扩增及检测 | 第69-70页 |
·序列分析 | 第7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0-81页 |
·PCR扩增 | 第70-71页 |
·ARF基因DNA序列分析 | 第71页 |
·ARF基因SNP位点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 第71-76页 |
·ARF基因外显子序列分析 | 第76-77页 |
·ARF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及蛋白质结构预测 | 第77-79页 |
·ARF基因序列的聚类分析 | 第79页 |
·ARF基因表达分析 | 第79-81页 |
4 讨论 | 第81-84页 |
第七章 斯卑尔脱小麦在普通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初步应用 | 第84-93页 |
1 前言 | 第8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84-85页 |
·亲本材料 | 第84-85页 |
·杂种农艺性状考察 | 第85页 |
·F_2群体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检测 | 第85页 |
·F_2-F_4群体混合品质检测 | 第8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85-90页 |
·杂种F_1性状表现 | 第85-87页 |
·F_2群体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检测 | 第87-88页 |
·F_2-F_4群体品质性状分析 | 第88-90页 |
4 讨论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