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吸附式空调器吸附与解吸过程分析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几种制冷方法和吸附式制冷的比较 | 第14-21页 |
·蒸汽压缩式制冷 | 第14-15页 |
·吸收式制冷 | 第15页 |
·蒸汽喷射式制冷 | 第15-16页 |
·吸附式制冷 | 第16-21页 |
·吸附作用 | 第16-17页 |
·吸附的机理和吸附率方程 | 第17-20页 |
·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吸附式制冷循环分析 | 第22-35页 |
·基本循环 | 第22-24页 |
·间歇循环 | 第23页 |
·连续循环 | 第23-24页 |
·回热循环 | 第24-25页 |
·级联循环 | 第24页 |
·热波循环 | 第24-25页 |
·基本循环吸附式制冷的计算机模拟 | 第25-34页 |
·对模拟计算的几点说明 | 第30-32页 |
·模拟计算结果 | 第32-34页 |
·解吸温度T_(g2)对循环COP和制冷量的影响 | 第32页 |
·蒸发温度T_e对循环COP和制冷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冷凝温度T_c对循环COP和制冷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吸附温度T_(a2)对循环COP和制冷量的影响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装置研究 | 第35-42页 |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装置的设计 | 第35页 |
·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制冷工质对的选择 | 第35-38页 |
·吸附剂的选择 | 第36-37页 |
·制冷剂的选择 | 第37-38页 |
·吸附制冷装置内运行各阶段温度及压力变化的分析 | 第38-40页 |
·太阳能热水对吸附床的传热分析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吸附床内数值模拟及求解 | 第42-56页 |
·对单个吸附床传热传质的条件分析 | 第43-44页 |
·单管式吸附床结构 | 第43页 |
·吸附床外流体传热的一些基本假设 | 第43页 |
·吸附床内传热传质的一些基本假设 | 第43-44页 |
·传热计算模型形成的吸附床温度场 | 第44-4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5-51页 |
·流体传热模型 | 第45-46页 |
·吸附床内吸附剂传热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吸附与脱附阶段导热微分方程内热源的确定 | 第48-50页 |
·吸附床壁面模型 | 第50-51页 |
·模型的离散化 | 第51-53页 |
·网格划分 | 第51页 |
·方程的离散化 | 第51-52页 |
·计算方法的讨论 | 第52-53页 |
·吸附床传热传质特性探讨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吸附床传热的实验研究 | 第56-63页 |
·实验装置 | 第56页 |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第56-57页 |
·实验设备的安装及检漏 | 第56页 |
·吸附剂的前处理和活化 | 第56-57页 |
·实验步骤 | 第57-58页 |
·加热再生 | 第57-58页 |
·吸附制冷 | 第58页 |
·实验数据的获得及处理 | 第58-59页 |
·实验数据的获得 | 第58页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58页 |
·实验结果分析中用到的参数 | 第58-59页 |
·实验结果的分析 | 第59-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总结 | 第63-64页 |
·前景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