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层柱粘土 | 第11-14页 |
·层柱粘土和分子筛的对比介绍 | 第11-12页 |
·层柱粘土的制备 | 第12-13页 |
·层柱粘土的应用 | 第13-14页 |
·蒙脱土 | 第14-17页 |
·蒙脱土的结构 | 第14-15页 |
·蒙脱土的特性 | 第15页 |
·柱撑蒙脱土 | 第15-16页 |
·蒙脱土的改性 | 第16-17页 |
·纳米TiO_2及二氧化钛柱撑蒙脱土 | 第17-22页 |
·TiO_2的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 | 第17-18页 |
·TiO_2的能带结构及光催化机理 | 第18-20页 |
·TiO_2光催化技术概况及其应用 | 第20-21页 |
·二氧化钛柱撑蒙脱土的制备及应用 | 第21-22页 |
·纳米金属粒子及纳米金属粒子-蒙脱土复合材料 | 第22-24页 |
·纳米金属粒子的应用 | 第22页 |
·纳米金属粒子-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2-24页 |
·纳米金属粒子-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24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4-26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24-25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6-37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6-27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26页 |
·实验设备及分析仪器 | 第26-27页 |
·实验内容 | 第27-37页 |
·纳米银/蒙脱土的制备 | 第27-29页 |
·半导体/蒙脱土的制备 | 第29-32页 |
·二氧化钛系列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33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3-34页 |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 | 第34-37页 |
第三章 纳米银/蒙脱土的制备工艺及催化活性 | 第37-51页 |
·最优的制备纳米银/蒙脱土工艺的选择 | 第37-42页 |
·水合肼作还原剂制备纳米银/蒙脱土的工艺讨论 | 第37-38页 |
·次亚磷酸钠作还原剂制备纳米银/蒙脱土的工艺讨论 | 第38-39页 |
·用紫外光还原制备纳米银/蒙脱土的工艺讨论 | 第39-40页 |
·甲醛作还原剂制备纳米银/蒙脱土的工艺讨论 | 第40页 |
·抗坏血酸作还原剂制备纳米银/蒙脱土的工艺讨论 | 第40-42页 |
·不同制备工艺的总结讨论 | 第42页 |
·Ag/MMT-10样品对亚甲基蓝降解的催化活性研究 | 第42-45页 |
·在不同温度下Ag/MMT-10样品对亚甲基蓝降解的催化活性 | 第43-44页 |
·放大实验样品Ag/MMT-11和Ag/MMT-15对亚甲基蓝降解的催化活性 | 第44页 |
·Ag~+的用量与蒙脱土的比值不同对亚甲基蓝降解的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锻烧温度对Ag/MMT-10样品及其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5-49页 |
·XRD表征 | 第45-47页 |
·TEM表征 | 第47-48页 |
·催化活性评价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半导体/蒙脱土的结构特征及光催化活性 | 第51-59页 |
·XRD表征 | 第51-54页 |
·TiO_2/MMT的研究 | 第51-52页 |
·Fe_2O_3/MMT的研究 | 第52-53页 |
·TiO_2-Fe_2O_3/MMT的研究 | 第53-54页 |
·降解亚甲基蓝的催化活性讨论 | 第54-57页 |
·TiO_2/MMT的研究 | 第54页 |
·Fe_2O_3/MMT的研究 | 第54-55页 |
·TiO_2-Fe_2O_3/MMT的研究 | 第55-56页 |
·半导体/蒙脱土的讨论 | 第56-57页 |
·降解甲基橙的催化活性讨论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Ag-TiO_2/蒙脱土的结构特征及光催化活性 | 第59-70页 |
·催化剂的XRD表征结果 | 第59-60页 |
·催化剂的TEM表征结果 | 第60-61页 |
·催化剂的IR表征结果 | 第61-62页 |
·催化剂的BET表征结果 | 第62-64页 |
·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 第64-67页 |
·降解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活性 | 第64-66页 |
·降解甲基橙的光催化活性 | 第66页 |
·降解果绿的光催化活性 | 第66-67页 |
·光催化机理的研究 | 第67-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