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最高额抵押的基本理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最高额抵押的源起与概念 | 第11-12页 |
一、最高额抵押的源起 | 第11-12页 |
二、最高额抵押的概念 | 第12页 |
第二节 最高额抵押的构成要件 | 第12-15页 |
一、原因交往合同 | 第13页 |
二、最高限额 | 第13-14页 |
三、决算期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最高额抵押的特征 | 第15-18页 |
一、最高额抵押权具有相对不特定性 | 第15-17页 |
二、最高额抵押权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17-18页 |
第四节 最高额抵押的社会功能和制度缺陷 | 第18-20页 |
一、最高额抵押的社会功能 | 第18-19页 |
二、最高额抵押的制度缺陷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最高额抵押的决算 | 第20-29页 |
第一节 决算的含义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决算的事由 | 第21-24页 |
一、被担保的债权已不存在或已没有发生可能 | 第21-22页 |
二、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 | 第22-23页 |
三、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做出确定的意思表示 | 第23页 |
四、抵押物被拍卖、查封,以及债务人、抵押人破产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决算期的确定 | 第24-26页 |
一、最高额抵押合同中约定决算期 | 第24-25页 |
二、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 | 第25-26页 |
三、抵押期间当事人另行约定 | 第26页 |
四、当事人双方未约定决算期 | 第26页 |
五、抵押物被拍卖、查封,以及债务人、抵押人破产 | 第26页 |
六、其他可明确担保债权已不可能发生之时 | 第26页 |
第四节 决算的效力 | 第26-29页 |
一、确定原本 | 第27页 |
二、确定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以及实现抵押的费用等 | 第27页 |
三、特定性恢复 | 第27-28页 |
四、所担保的债权仍然具有流动性和替代性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最高额抵押权的效力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担保债权的范围 | 第29-33页 |
一、担保债权的时间范围 | 第29-30页 |
二、担保债权的数量范围 | 第30-33页 |
第二节 最高额抵押的标的物 | 第33-34页 |
一、最高额抵押标的物的范围 | 第33-34页 |
二、最高额抵押标的物的登记 | 第34页 |
第三节 最高额抵押权的变更 | 第34-35页 |
第四节 被担保债权的转让及最高额抵押权的让与 | 第35-39页 |
一、被担保债权的转让 | 第35-37页 |
二、最高额抵押权的让与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最高额抵押权的实现与消灭 | 第39-42页 |
第一节 最高额抵押权的实现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最高额抵押权的消灭 | 第40-42页 |
一、抵押物灭失 | 第40页 |
二、抵押权人放弃抵押权 | 第40页 |
三、抵押权实现 | 第40-41页 |
四、债权消灭 | 第41页 |
五、当事人双方协商终止最高额抵押合同 | 第41页 |
六、抵押权人的抵押权经物上保证人或第三取得人的给付或提存而消灭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