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导论 | 第16-19页 |
第一章 跨国并购基本理论 | 第19-38页 |
第一节 跨国并购的内涵 | 第19-22页 |
一、企业并购的含义 | 第19-21页 |
二、跨国并购的含义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跨国并购的法律形式 | 第22-26页 |
一、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与混合并购 | 第22-23页 |
二、直接并购与间接并购 | 第23-24页 |
三、现金并购、换股并购与综合并购 | 第24页 |
四、善意收购与敌意收购 | 第24-25页 |
五、金融性并购与战略性并购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跨国并购的动因 | 第26-31页 |
一、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 | 第26-28页 |
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动因的具体分析 | 第28-31页 |
第四节 跨国并购的影响 | 第31-38页 |
一、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并购概览 | 第31-33页 |
二、跨国并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三、跨国并购对不同类型东道国的影响 | 第35-38页 |
第二章 跨国公司并购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 第38-56页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并购的历史演进 | 第38-41页 |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次并购浪潮——以横向并购为主 | 第38-39页 |
二、20世纪20年代的第二次并购浪潮——以纵向并购为主 | 第39页 |
三、20世纪60年代的第三次并购浪潮——以混合并购为主 | 第39-40页 |
四、20世纪80年代的第四次并购浪潮——以融资杠杆并购为主 | 第40页 |
五、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五次并购浪潮——以跨国并购为主 | 第40-41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并购的现实特点 | 第41-44页 |
一、跨国并购规模巨大,是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助推器 | 第42-43页 |
二、跨国并购的领域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高科技和服务业转移 | 第43页 |
三、跨国并购的类型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 | 第43-44页 |
四、跨国并购的方式和支付手段多样化 | 第44页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并购的发展趋势 | 第44-47页 |
一、跨国并购多极化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强 | 第45-46页 |
二、跨国并购侧重于公司企业内部机制的整合 | 第46页 |
三、跨国并购以亚洲为重心 | 第46-47页 |
第四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一般考察 | 第47-56页 |
一、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发展历程 | 第47-50页 |
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主要方式 | 第50-52页 |
三、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主要特点 | 第52-56页 |
第三章 跨国公司并购与市场竞争 | 第56-64页 |
第一节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质 | 第56-59页 |
一、竞争的内涵 | 第56-57页 |
二、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质 | 第57-59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并购与竞争 | 第59-61页 |
一、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 第59页 |
二、跨国公司并购中的反竞争效应 | 第59-61页 |
第三节 规制跨国公司并购是市场经济的本能要求 | 第61-64页 |
一、规制的一般理论 | 第61-63页 |
二、跨国并购会产生市场失灵,因而需要法律规制 | 第63-64页 |
第四章 规制跨国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比较考察 | 第64-78页 |
第一节 美国规制跨国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 | 第64-70页 |
一、联邦反托拉斯法 | 第65-67页 |
二、规制上市公司收购方面的法律 | 第67-68页 |
三、规制跨国并购的特别法 | 第68-70页 |
第二节 德国规制跨国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 | 第70-73页 |
一、企业并购的反垄断立法 | 第70-72页 |
二、规制上市公司收购法 | 第72页 |
三、对跨国并购的产业限制法 | 第72-73页 |
第三节 欧盟、日本规制跨国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 | 第73-75页 |
一、欧盟规制跨国并购的法律制度 | 第73-74页 |
二、日本规制跨国并购的法律制度 | 第74-75页 |
第四节 外国规制跨国公司并购法制的若干启示 | 第75-78页 |
一、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诸法一体的法律体系 | 第75-76页 |
二、对跨国并购法律规制的宽严结合 | 第76页 |
三、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统一 | 第76页 |
四、法律层次立体化,法律内容动态化 | 第76-78页 |
第五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经济分析 | 第78-87页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 第78-83页 |
一、外商在华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 | 第78页 |
二、跨国公司并购与国有企业改革 | 第78-80页 |
三、跨国公司并购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 第80-81页 |
四、跨国公司并购有利于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81-82页 |
五、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有利于培育市场竞争 | 第82-83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 第83-87页 |
一、跨国公司并购导致经济垄断,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 第83-84页 |
二、跨国公司并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 第84-85页 |
三、跨国公司并购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 第85-87页 |
第六章 我国规制跨国公司并购的法律制度透视 | 第87-93页 |
第一节 我国规制跨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87-90页 |
一、外资并购法的萌芽阶段:1998年以前 | 第87-88页 |
二、外资并购法的发展阶段:1998年到2001年 | 第88-89页 |
三、外资并购法逐渐走向成熟阶段:2001年以来 | 第89-90页 |
第二节 我国规制跨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90-93页 |
第七章 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93-102页 |
第一节 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指导思想 | 第93-95页 |
一、外资并购法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 第93-94页 |
二、外资并购立法的指导思想 | 第94-95页 |
第二节 市场的有效竞争性原则 | 第95-97页 |
一、有效竞争基本理论 | 第95-96页 |
二、我国外资并购立法应以有效竞争为基本原则 | 第96-97页 |
第三节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原则 | 第97-98页 |
一、国家经济安全基本理论 | 第97页 |
二、我国外资并购立法应坚持国家经济安全原则 | 第97-98页 |
第四节 与WTO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相一致 | 第98-102页 |
一、WTO国民待遇原则的内涵 | 第98-99页 |
二、我国外资并购立法必须遵守WTO国民待遇原则 | 第99-102页 |
第八章 规制跨国公司并购与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102-122页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并购反垄断的实质标准 | 第102-107页 |
一、垄断判断标准的理论分野——结构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 | 第102-103页 |
二、跨国并购中的相关市场界定问题 | 第103-105页 |
三、跨国并购中的市场集中度问题 | 第105-107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并购反垄断的程序规范 | 第107-113页 |
一、跨国并购反垄断的监管和审查机构 | 第107-109页 |
二、跨国并购申报的模式 | 第109页 |
三、跨国并购申报的财产起始标准 | 第109-110页 |
四、跨国并购申报的内容和审查的期限 | 第110-113页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并购的反垄断豁免 | 第113-117页 |
一、跨国并购反垄断豁免的制度价值 | 第113页 |
二、西方国家反垄断豁免的基本原则 | 第113-115页 |
三、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反垄断豁免 | 第115-117页 |
第四节 跨国公司并购与我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 | 第117-122页 |
一、反垄断法域外适用概说 | 第117-119页 |
二、我国即将制定的《反垄断法》应当设立域外适用制度 | 第119-120页 |
三、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制度设计 | 第120-122页 |
第九章 规制跨国公司并购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122-139页 |
第一节 规制跨国公司并购与我国产业政策法的完善 | 第122-129页 |
一、外商投资产业法是产业政策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22-123页 |
二、对外资并购的产业限制是各国通行作法 | 第123-124页 |
三、我国关于外资并购的产业政策立法现状 | 第124-127页 |
四、我国产业政策法的不足及完善 | 第127-129页 |
第二节 规制跨国公司并购与我国资产评估法的完善 | 第129-134页 |
一、跨国公司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第129-130页 |
二、我国资产评估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30-132页 |
三、我国资产评估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132-134页 |
第三节 规制跨国公司并购与我国公司证券法的完善 | 第134-139页 |
一、我国公司证券法的不足 | 第134-135页 |
二、完善公司证券法,以规制跨国并购交易行为 | 第135-139页 |
结束语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3页 |
后记 | 第153-15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4-155页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名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