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演进过程 | 第9-21页 |
第一节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历史变迁 | 第9-15页 |
一、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时期 | 第9-10页 |
二、人民公社时期 | 第10-13页 |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发展时期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合作股份制 | 第15-21页 |
一、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革形式 | 第15-16页 |
二、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客观要求 | 第16-21页 |
第二章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 | 第21-32页 |
第一节 国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概述 | 第21-26页 |
一、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组织 | 第21-23页 |
二、韩国的农业合作社 | 第23-24页 |
三、美国的农业合作社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合作股份制的特点 | 第26-28页 |
一、采用合作股份制,强调合作制以实现平等高效 | 第26-27页 |
二、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派生的占有权参加合作制经济 | 第27-28页 |
三、建立体现农民权利、保障并实现农民权益的合作股份制 | 第28页 |
第三节 推行合作股份制的条件 | 第28-32页 |
一、建立合作股份制必须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 第29页 |
二、推行合作股份制的难点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合作股份制及其配套制度体系 | 第32-44页 |
第一节 构建代表和实现农民利益的合作股份制权利体系 | 第32-34页 |
一、合作股份制的权利体系 | 第32-34页 |
二、建立民主法制机制保障合作股份制的权利体系 | 第34页 |
第二节 合作股份制的配套制度建设 | 第34-44页 |
一、建立开放、稳定的土地流转制度 | 第35-37页 |
二、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革及农协等服务组织的建立 | 第37-38页 |
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第38-40页 |
四、改革农村金融体制 | 第40-42页 |
五、加强农村地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