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冲突的法律考量
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利益冲突的法律考察 | 第9-17页 |
一、利益冲突的基本涵义 | 第9-12页 |
(一) 利益的涵义 | 第9-10页 |
(二) 利益冲突的涵义 | 第10-11页 |
(三) 我国利益冲突的表现特点 | 第11-12页 |
二、利益冲突的法律界定 | 第12-17页 |
(一) 法学利益观的理论发展 | 第12-13页 |
(二) 受法律评价的利益冲突 | 第13-15页 |
(三) 我国利益冲突的定位评价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利益冲突的法律回应 | 第17-27页 |
一、我国利益冲突原因的法律考察 | 第17-21页 |
(一) 法律规则的缺失——法律的局限 | 第17-18页 |
(二) 正当权利的缺失——立法的失衡 | 第18-19页 |
(三) 权利救济的缺失——司法的缺陷 | 第19-20页 |
(四) 公共权力的无限——政府的错位 | 第20-21页 |
二、构建和谐社会新型的利益平衡观 | 第21-27页 |
(一) 利益平衡观的法理基础 | 第21-22页 |
(二) 利益平衡观的基本涵义 | 第22-23页 |
(三) 法律平衡利益的独特优势 | 第23-24页 |
(四) 法律平衡利益的实现途径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利益冲突的立法控制——公正期待 | 第27-36页 |
一、实现立法公正的基本原则 | 第27-30页 |
(一) 正义基础 | 第28页 |
(二) 公平优先 | 第28-29页 |
(三) 平等分配 | 第29页 |
(四) 利益平衡 | 第29-30页 |
二、立法在实体上的公正期待 | 第30-32页 |
(一) 针对利益多元或关系增多 | 第30页 |
(二) 针对权利与义务分配不公 | 第30-31页 |
(三) 针对权力与权利格局失衡 | 第31-32页 |
三、立法在程序上的公正期待 | 第32-36页 |
(一) 完善立法听证制度 | 第32-33页 |
(二) 确立立法回避制度 | 第33-34页 |
(三) 拓宽利益表达机制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利益冲突的司法解决——方法探寻 | 第36-53页 |
一、解决利益冲突的前提思路 | 第36-40页 |
(一) 识别利益冲突关系 | 第36-38页 |
(二) 识别利益冲突类型 | 第38-40页 |
二、平衡利益冲突的方法探寻 | 第40-42页 |
(一) 以“利益衡量法”为考察对象 | 第40-42页 |
(二) 利益衡量在我国的理论发展 | 第42页 |
三、解决利益冲突的司法过程 | 第42-45页 |
(一) 利益的调查与分析 | 第43页 |
(二) 利益的权衡与选择 | 第43-44页 |
(三) 结论的论证与修正 | 第44-45页 |
四、利益衡量的适用方法 | 第45-50页 |
(一) 利益位阶的比较 | 第45-47页 |
(二) 经济成本的分析 | 第47-50页 |
五、利益冲突平衡的正当性 | 第50-53页 |
(一) 尊重法律规则 | 第51页 |
(二) 区分适用范围 | 第51页 |
(三) 保证程序公正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