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1 前言 | 第8-14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国外主要研究组织和研究项目 | 第9-10页 |
·国内主要研究组织和研究项目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4-16页 |
·研究区自然地理状况 | 第14-15页 |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第15-16页 |
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监测 | 第16-19页 |
·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判读 | 第16-17页 |
·研究区解译标志的建立 | 第17-18页 |
·建立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系统 | 第18-19页 |
4. 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 第19-44页 |
·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化特征 | 第19-22页 |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 第19-21页 |
·土地利用类型间结构的变化 | 第21-22页 |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 | 第22-29页 |
·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分析 | 第23-24页 |
·土地利用率分析 | 第24-26页 |
·土地垦殖率分析 | 第26页 |
·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分析 | 第26-28页 |
·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 | 第28-29页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空间分析 | 第29-44页 |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总体特征 | 第30-31页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转移矩阵 | 第31-33页 |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第33-34页 |
·各地类变化转移特点 | 第34-44页 |
·耕地转移特点 | 第34-35页 |
·城市及交通用地转移特点 | 第35-37页 |
·园地转移特点 | 第37-38页 |
·林地转移特点 | 第38-39页 |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转移特点 | 第39-41页 |
·水域转移特点 | 第41-42页 |
·未利用土地转移特点 | 第42-44页 |
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景观格局评价 | 第44-49页 |
·数据准备、分析方法 | 第44页 |
·分析结果 | 第44-49页 |
·景观指标计算 | 第45页 |
·斑块指标计算 | 第45-46页 |
·主要景观指数的分析 | 第46-49页 |
6 城市化对土壤多样性的影响 | 第49-58页 |
·土壤类型图的绘制 | 第49-52页 |
·土地分类指数计算与分析 | 第52-56页 |
·土壤城镇化占用率变化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53-54页 |
·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不同土壤类型动态度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54-56页 |
·土壤类型的多样性测度方法的选择和动态变化模拟 | 第56-58页 |
7 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结果 | 第58-59页 |
·创新点及展望研究 | 第59-60页 |
·创新点 | 第59页 |
·展望研究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ABSTRACT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