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54页 |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的根、冠部性状分析 | 第24-27页 |
·低肥条件下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根、冠部性状分析 | 第24-26页 |
·高肥条件下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根、冠部性状分析 | 第26-27页 |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根、冠部性状分析 | 第27-32页 |
·低肥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根、冠部性状分析 | 第28-30页 |
·高肥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根、冠部性状分析 | 第30-32页 |
·不同肥力条件下大豆品种根、冠部性状分析 | 第32-34页 |
·不同肥力条件下大豆品种冠部性状分析 | 第32-33页 |
·不同肥力条件下大豆品种根部性状分析 | 第33-34页 |
·大豆品种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相关性分析 | 第34-36页 |
·低肥条件下大豆品种根部性状与地上部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34-35页 |
·高肥条件下大豆品种根部性状与地上部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地上部与地下部比(冠根比)分析 | 第36-42页 |
·低肥条件下冠鲜重与根鲜重比的分析 | 第36-38页 |
·低肥条件下冠干重与根干重比的分析 | 第38-39页 |
·高肥条件下冠鲜重与根鲜重比的分析 | 第39-41页 |
·高肥条件下冠干重与根干重比的分析 | 第41-42页 |
·不同根系效率大豆品种根、冠部性状分析 | 第42-46页 |
·低肥条件下根系效率不同大豆品种冠、根部性状分析 | 第42-44页 |
·高肥条件下根系效率不同大豆品种冠、根部性状分析 | 第44-46页 |
·根干重、根体积与成熟期、结荚习性的关系的分析 | 第46-48页 |
·不同肥力条件下籽粒产量的变异分析 | 第48-49页 |
·大豆品种对肥力反应类型的分析 | 第49-50页 |
·低肥条件下不同反应类型的大豆品种根部性状分析 | 第49-50页 |
·高肥条件下不同反应类型的大豆品种根部性状分析 | 第50页 |
·地下部干物质与地上部干物质关系的分析 | 第50-54页 |
·根干重与植株干重关系的分析 | 第50-52页 |
·根干重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的分析 | 第52-54页 |
4 讨论 | 第54-58页 |
·不同肥力条件下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根、冠部性状的分析 | 第54页 |
·生育期对大豆品种根、冠部性状影响 | 第54-55页 |
·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 | 第55页 |
·大豆品种根系吸收营养类型差异 | 第55-56页 |
·盆栽试验的可靠性问题 | 第56页 |
·根系类型在品种选育中的意义 | 第56-58页 |
5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