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 ·关于木本植物的叶片再生 | 第10-15页 |
| ·基因型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10-11页 |
| ·基本培养基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11页 |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11-13页 |
| ·细胞分裂素 | 第12-13页 |
| ·生长素 | 第13页 |
| ·叶片接种方式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13-14页 |
| ·光照条件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14页 |
| ·硝酸银对叶片离体再生的影响 | 第14-15页 |
| ·关于利用叶盘法进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植物的方法 | 第15-20页 |
| ·基因型 | 第16页 |
| ·受体材料的生理状态 | 第16页 |
| ·农杆菌的侵染力 | 第16-17页 |
| ·农杆菌Vir基因的活化 | 第17-18页 |
| ·预培养 | 第18页 |
| ·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 | 第18-19页 |
| ·共培养 | 第19页 |
| ·选择方式 | 第19-20页 |
| ·月季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月季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 | 第21页 |
| ·月季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 2 材料方法 | 第23-30页 |
| ·材料 | 第23-26页 |
| ·再生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 ·培养基 | 第23-24页 |
| ·转化试验材料 | 第24-26页 |
| ·转化受体材料 | 第24页 |
| ·培养基 | 第24页 |
| ·根癌农杆菌菌株及质粒 | 第24-25页 |
| ·根癌农杆菌培养 | 第25页 |
| ·生化试剂 | 第25页 |
| ·LB培养基配方 | 第25-26页 |
| ·AB液体培养基配方 | 第26页 |
| ·GUS染色液配方 | 第26页 |
| ·方法 | 第26-30页 |
| ·‘萨蔓莎’叶片再生体系的优化 | 第26-27页 |
| ·暗培养天数对‘萨蔓莎’植株再生的影响 | 第26页 |
| ·碳源对‘萨蔓莎’植株再生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基因型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切花月季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27页 |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月季‘萨蔓莎’遗传转化系统的优化 | 第27-30页 |
| ·月季‘萨蔓莎’小叶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试验 | 第27页 |
| ·甘露醇与头孢酶素对‘萨蔓莎’小叶再生的影响 | 第27页 |
|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 | 第27-29页 |
| ·高渗处理对于农杆菌侵染影响的试验 | 第28页 |
| ·不同来源叶片对农杆菌侵染试验 | 第28页 |
| ·不同菌株对农杆菌侵染影响的试验 | 第28页 |
| ·不同的预处理时间对农杆菌侵染影响的试验 | 第28-29页 |
| ·不同细菌悬浮液对农杆菌侵染的影响 | 第29页 |
| ·不同共培养时间对农杆菌侵染试验 | 第29页 |
| ·共培养方式对农杆菌侵染试验 | 第29页 |
| ·选择方式对农杆菌侵染试验 | 第29页 |
| ·GUS基因表达的组织化学法检测 | 第29-3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6页 |
| ·‘萨蔓莎’叶片再生体系的优化 | 第30-31页 |
| ·暗培养天数对月季‘萨蔓莎’品种植株再生的影响分析 | 第30页 |
| ·碳源对月季‘萨蔓莎’品种植株再生的影响分析 | 第30-31页 |
| ·基因型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切花月季叶片再生的影响分析 | 第31-37页 |
| ·不同基因型和TDZ与NAA不同浓度组合对叶片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 | 第32-34页 |
| ·基因型TDZ与NAA不同浓度组合对植株再生率和平均每叶再生枝数的影响 | 第34-36页 |
| ·NAA与不同浓度BA组合对叶片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月季‘萨蔓莎’遗传转化系统的优化 | 第37-45页 |
| ·月季‘萨蔓莎’小叶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分析 | 第37-38页 |
| ·甘露醇与头孢酶素对‘萨蔓莎’小叶再生的影响 | 第38-39页 |
| ·高渗处理对转化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不同来源叶片对农杆菌侵染试验 | 第40-41页 |
| ·预培养对月季转化的影响 | 第41页 |
| ·不同菌株对农杆菌侵染影响的试验 | 第41-42页 |
| ·不同细菌悬浮液对农杆菌侵染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共培养方式对农杆菌侵染的影响 | 第43页 |
| ·共培养时间对农杆菌侵染的影响 | 第43-44页 |
| ·选择方式对转化的影响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4 问题与讨论 | 第46-49页 |
| ·高渗处理对转化的影响 | 第46页 |
| ·关于共培养 | 第46-47页 |
| ·TDZ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 第47-48页 |
| ·关于低转化率问题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 图版与说明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