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微博语境下信息传播的公共风险管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导论第7-12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7-8页
 二、相关文献的研究第8-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微博发展概况及相关概念阐释第12-20页
 一、微博发展概况第12-16页
  1、Twitter第12-14页
  2、国内微博发展概况第14-16页
 二、相关概念阐释第16-20页
  1、微博第16-17页
  2、自媒体第17-18页
  3、Web2.0第18页
  4、公共风险第18-19页
  5、风险管理第19-20页
第二章 微博信息传播的特征及积极意义第20-41页
 一、微博信息传播的技术特征第20-24页
  1、微博是Web2.0网络运用的创新体现第20-23页
  2、微博打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第23-24页
  3、微博带来全新的互动交流体验第24页
 二、微博信息传播的传播形态第24-26页
  1、人际传播第25页
  2、社群传播第25-26页
  3、大众传播第26页
 三、微博信息传播的传播特征第26-31页
  1、"公"与"私"高度融合性第26-29页
  2、微博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第29页
  3、微博信息传播的即时共享性第29-30页
  4、微博信息传播的广播式、裂变式传播第30-31页
 四、微博信息传播的积极意义第31-41页
  1、传播学意义——一场自下而上的传播革命第31-34页
   (1) 人人都能是媒介——"We Media"第31-32页
   (2) 新闻或舆论组织的初显形第32-33页
   (3) "媒介接近权"的突破第33-34页
  2、公共管理学意义第34-36页
   (1) 舆情表达和汇集的重要平台第34-35页
   (2) 微博议政、政民互动日趋常态化和制度化第35-36页
  3、社会学意义——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崛起第36-39页
   (1) 公民意识和公共领域的崛起第36-38页
   (2) 自我个性的舞台第38-39页
  4、经济学意义——商业营销模式与平台第39-41页
第三章 当前微博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公共风险隐患第41-53页
 一、当前微博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第41-46页
  1、虚假信息滋生的温床和传播的助推器第41-42页
  2、网络推手利用谣言制造网络焦点,操纵网络民意第42-43页
  3、140个字符表达空间的局限与不足第43-45页
  4、微博伦理失范情况日益严重第45-46页
 二、微博信息传播的公共风险隐患分析第46-53页
  1、无法掌控的网络信息传播暗藏风险第46-47页
  2、不可控的病毒式传播&裂变式传播第47-48页
  3、社会动员和串联工具潜在的政治风险第48-49页
  4、微博产生圈群效应,围观引发社会集群行为第49-50页
  5、微博的集成化和开放化增大信息监控和把关的难度第50-53页
   (1) 内容监管成微博服务商头痛大事第50-51页
   (2) 微博信息传播中的"把关弱化"第51-53页
第四章 微博时代信息传播安全的管控现状及问题第53-59页
 一、管理现状第53-55页
  1、法律规范第53-54页
  2、行政监管第54-55页
  3、行业自律第55页
  4、技术规范第55页
 二、问题与不足第55-59页
  1、网络媒体政府管制机构存在的问题第56-57页
  2、网络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第57-58页
  3、网络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第58-59页
第五章 适应我国国情的微博信息传播之风险管控对策第59-67页
 一、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创新,引导和培育理性的网络公共领域第59-60页
 二、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及时化解微博信息传播的风险第60-61页
 三、依法行使言论自由权利,依法惩戒谣言以及虚假信息传播第61-63页
 四、加强政府网络传播能力建设,切实落实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第63-65页
  1、提升权威信息舆论引导第64页
  2、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强化政民互动及信息公开第64页
  3、提升社会管理者媒介素养第64-65页
 五、督促加强行业自律,完善和提高网络信息传播技术规范能力第65页
 六、重视网络道德伦理的培育和建构,提升网民素养,提倡网民自律第65-67页
结语第67-68页
后记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理白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研究
下一篇:精益生产在降低A电子公司制造成本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