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 小麦纹枯病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1-18页 |
·小麦纹枯病病原菌研究 | 第11-12页 |
·小麦纹枯病致病机理 | 第12-13页 |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 | 第13页 |
·纹枯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13-14页 |
·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因素 | 第14-15页 |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 | 第15页 |
·抗病机理研究 | 第15-16页 |
·小麦纹枯病抗性遗传研究 | 第16-18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18页 |
2. 分子标记技术的利用和 QTL 定位 | 第18-22页 |
第二章 小麦纹枯病不同接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 第22-3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2-24页 |
·材料 | 第22页 |
·田间设计 | 第22-23页 |
·接种方法 | 第23页 |
·病情调查 | 第23-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三种方法纹枯病发病率的比较 | 第24-27页 |
·不同接种方法发病程度的比较 | 第27-30页 |
3. 讨论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小麦抗纹枯病相关 QTL 分析 | 第33-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供试材料 | 第34页 |
·纹枯病抗性鉴定 | 第34-35页 |
·SSR 分析 | 第35页 |
·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ARz/扬麦 158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 | 第36-37页 |
·SSR 多态性筛选 | 第37页 |
·单标记回归分析 | 第37-38页 |
·构建遗传连锁图 | 第38-39页 |
·小麦纹枯病抗性的 QTL 分析 | 第39-42页 |
3. 讨论 | 第42-46页 |
·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鉴定 | 第42-43页 |
·小麦纹枯病的抗性遗传和 QTL 定位情况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全文结论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