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英文摘要 | 第14-16页 |
药品、材料和仪器 | 第16-18页 |
前言 | 第18-23页 |
第一章 盐酸普罗帕酮缓释微丸处方前研究 | 第23-29页 |
·盐酸普罗帕酮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3-26页 |
·盐酸普罗帕酮缓释微丸含量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盐酸普罗帕酮缓释微丸释放度测定方法 | 第24-26页 |
·盐酸普罗帕酮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26-27页 |
·盐酸普罗帕酮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 | 第26-27页 |
·盐酸普罗帕酮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 第27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普罗帕酮微丸 | 第29-39页 |
·粉末粉体学性质考察 | 第29页 |
·润湿性考察 | 第29页 |
·堆密度的测定 | 第29页 |
·休止角的测定 | 第29页 |
·微丸粉体学性质的质量评价 | 第29-30页 |
·粒径和粒径分布 | 第29页 |
·堆密度 | 第29页 |
·表面形态和圆整度 | 第29-30页 |
·休止角的测定 | 第30页 |
·脆碎度 | 第30页 |
·盐酸普罗帕酮微丸的制备 | 第30-31页 |
·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的工艺流程 | 第30-31页 |
·盐酸普罗帕酮微丸的制备工艺 | 第31页 |
·盐酸普罗帕酮的处方因素考察 | 第31-32页 |
·载药量的选择 | 第31页 |
·微晶纤维素(MCC)种类的考察 | 第31-32页 |
·乳糖用量的考察 | 第32页 |
·工艺因素的考察 | 第32-36页 |
·挤出速度的考察 | 第32-33页 |
·滚圆速度的考察 | 第33-34页 |
·滚圆时间的考察 | 第34-35页 |
·滚圆载料量的选择 | 第35页 |
·润湿剂用量的选择 | 第35-36页 |
·外方的确定和工艺重现性实验 | 第36-37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包衣工艺研究 | 第39-61页 |
·微型流化床包衣机的设计原理 | 第39-40页 |
·包衣工艺参数的考察 | 第40-41页 |
·投料量的选择 | 第40页 |
·流化床鼓风流量的控制 | 第40页 |
·喷枪喷气压力的选择 | 第40页 |
·喷液速度的选择 | 第40页 |
·包衣温度的选择 | 第40-41页 |
·Eudragit~(?) NE30D分散体包衣制备12小时缓释微丸 | 第41-47页 |
·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Eudragit~(?) NE30D | 第41页 |
·处方单因素考察实验 | 第41-44页 |
·包衣液处方的优化与确定 | 第44-47页 |
·Eudragit~(?) RS30D/RL30D分散体包衣制备12小时缓释微丸 | 第47-55页 |
·内烯酸树脂水分散体Eudragit~(?) RS30D/RL30D | 第48页 |
·处方单因素考察实验 | 第48-53页 |
·包衣液处方的优化与确定 | 第53-55页 |
·释放度影响因素 | 第55-57页 |
·不同转数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不同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影响 | 第56页 |
·不同pH值介质的影响 | 第56-57页 |
·讨论和小结 | 第57-61页 |
第四章 挤出滚圆法制备骨架型缓释微丸 | 第61-68页 |
·骨架型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 | 第61页 |
·制备流程 | 第61页 |
·工艺条件的筛选 | 第61页 |
·热处理 | 第61页 |
·缓释微丸的处方设计 | 第61-66页 |
·单因素考察实验 | 第62-65页 |
·处方的确定 | 第65-66页 |
·讨论和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盐酸普罗帕酮缓释微丸的稳定性及释放机理研究 | 第68-75页 |
·盐酸普罗帕酮缓释微丸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 第68-71页 |
·检查项目 | 第68页 |
·影响因素试验 | 第68-70页 |
·加速试验 | 第70-71页 |
·释药机理的探讨 | 第71-73页 |
·释药理论 | 第71-72页 |
·微丸释药机理的探讨 | 第72-73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盐酸普罗帕酮缓释微丸的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75-84页 |
·盐酸普罗帕酮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75-77页 |
·色谱条件 | 第75页 |
·贮备液的配制 | 第75页 |
·血浆样品的处理 | 第75页 |
·血浆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和确证 | 第75-77页 |
·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77-81页 |
·药品 | 第77页 |
·给药方案与血样采集 | 第77-78页 |
·血药浓度数据 | 第78-79页 |
·药物动力学参数 | 第79-80页 |
·相对生物利用度 | 第80-81页 |
·生物等效性评价 | 第81页 |
·体内外相关性研究(IVIVC) | 第81-83页 |
·原理及计算方法 | 第81-83页 |
·逆卷积分法计算体内外相关性结果 | 第83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83-84页 |
全文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缩略语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发表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