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养老政策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英文提要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第10页 |
(二) 选题的界定 | 第10页 |
(三) 学术史综述 | 第10-13页 |
(四)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5页 |
一、秦代养老问题简述 | 第15-26页 |
(一) 先秦养老追述 | 第15-20页 |
(二) 秦代养老问题简述 | 第20-26页 |
1、秦朝重视养老 | 第20-23页 |
2、秦朝的不孝罪 | 第23-26页 |
二、汉代对老人的赐物活动 | 第26-33页 |
(一) 赐物养老内容 | 第26-27页 |
(二) 赐物养老对象 | 第27-28页 |
(三) 受鬻法 | 第28页 |
(四) 赐物养老的时间 | 第28-30页 |
(五) 赐物养老的地点 | 第30页 |
(六) 赐物养老的执行者 | 第30页 |
(七) 对鳏寡老人的救济措施 | 第30-33页 |
三、汉代对老人的赐王杖制度 | 第33-37页 |
(一) 赐王杖的条件 | 第33-34页 |
(二) 受王杖者所享有的权益 | 第34-35页 |
(三) 法律对受王杖者的保护 | 第35-37页 |
四、汉代减免老人赋役的规定 | 第37-41页 |
(一) 汉代的赋役制度 | 第37-38页 |
(二) 减免老人及其家人赋税的政策 | 第38-39页 |
(三) 减免老人及其家属力役的政策 | 第39-41页 |
五、汉代对致仕官员的优抚 | 第41-45页 |
(一) 官吏致仕的条件 | 第41-42页 |
(二) 致仕官吏的待遇 | 第42-43页 |
(三) 对致仕官员逝世后的优抚措施 | 第43-45页 |
六、汉代法律关于保障养老的规定 | 第45-49页 |
(一) 对犯罪老人的宽刑政策 | 第45-47页 |
(二) 设“不孝罪”保障老人的权益 | 第47-49页 |
七、汉代宣传家庭伦理鼓励家庭养老的措施 | 第49-58页 |
(一) 孝伦理教育 | 第49-56页 |
1、家庭教育 | 第50-51页 |
2、学校教育 | 第51-53页 |
3、三老教化 | 第53-54页 |
4、乡饮酒礼 | 第54-56页 |
(二) 选孝子、举孝廉 | 第56-58页 |
八、汉代有关妇女与养老的规定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注释 | 第6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