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我国地下水资源现状 | 第13-14页 |
·山西省地下水资源现状 | 第14-15页 |
·山西省地下水流量监测情况 | 第15-17页 |
·课题的提出与任务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系统结构与通信方式 | 第18-32页 |
·系统结构概述 | 第18-19页 |
·几种通信方式的比较 | 第19-22页 |
·短波通信 | 第19页 |
·超短波通信 | 第19-20页 |
·卫星通信 | 第20-22页 |
·GSM通信与GSM短消息业务 | 第22-31页 |
·GSM系统组成 | 第22-25页 |
·GSM业务 | 第25-26页 |
·GSM短消息(SMS)业务 | 第26-28页 |
·GSM通信模块 | 第28-30页 |
·基于GSM短信业务的无线监控管理系统应用场合举例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实现与工作原理 | 第32-46页 |
·系统组成与功能 | 第32-33页 |
·监测中心 | 第32页 |
·监测站点 | 第32-33页 |
·设备选型 | 第33-45页 |
·流量计 | 第33-39页 |
·模拟量采集模块 | 第39-40页 |
·PLC | 第40-41页 |
·GSM Modem | 第41-45页 |
·选型总结 | 第45页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监控组态软件的开发 | 第46-85页 |
·工控组态软件介绍 | 第46-50页 |
·组态与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 | 第46-47页 |
·国内外组态软件的比较 | 第47-50页 |
·组态王6.5(Kingview6.5)介绍 | 第50-55页 |
·组态王6.5的程序组成 | 第51-52页 |
·组态王6.5的变量 | 第52-53页 |
·组态王6.5的命令语言 | 第53-55页 |
·监控中心管理软件的功能 | 第55页 |
·监控中心管理软件的开发 | 第55-85页 |
·画面组态 | 第56-61页 |
·用户权限管理组态 | 第61-62页 |
·通信组态 | 第62-72页 |
·数据库组态 | 第72-79页 |
·报表组态 | 第79-85页 |
第五章 组态监控软件的实际工程应用与研究工作总结 | 第85-98页 |
·组态监控软件的实际工程应用 | 第85-93页 |
·地下水流量远程监控系统的工程应用 | 第85-86页 |
·监控软件在极地冰层厚度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 | 第86-88页 |
·监控软件在全天候河道流域水情遥测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 第88-90页 |
·监控软件在GSM水库大坝水情遥测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 第90-93页 |
·地下水流量远程监控系统研究工作总结 | 第93-98页 |
·地下水流量远程监控系统管理软件创新点 | 第93-94页 |
·地下水流量远程监控系统的完善与改进 | 第94-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附录 | 第102-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