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系的基本理论 | 第14-18页 |
·国家助学贷款的概念 | 第14页 |
·信用体系的概念 | 第14-15页 |
·国内外助学贷款信用体系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国外的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国内的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台极其实施的基本情况 | 第18-25页 |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的背景及意义 | 第18-22页 |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的背景 | 第18-19页 |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的意义 | 第19-22页 |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基本情况 | 第22页 |
·全国高校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基本情况 | 第22页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助学贷款开展情况 | 第22页 |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基本特点 | 第22-25页 |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补偿性贷款 | 第22-23页 |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政策性贷款 | 第23页 |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商业性助学贷款 | 第23-24页 |
·国家助学贷款是政府、银行与学校共同承担风险的贷款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1页 |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系现状 | 第25页 |
·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大学生诚信意识淡漠 | 第25-26页 |
·诚信环境不佳 | 第26-27页 |
·信用制度不健全 | 第27页 |
·信用法制空白 | 第27页 |
·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政策本身不完善影响其执行质量 | 第27-29页 |
·我国的个人信用系统不健全 | 第29页 |
·商业银行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压力,影响放贷积极性 | 第29-30页 |
·还款期限短,就业形势严峻,学生还款压力大,导致还款率较低 | 第30-31页 |
第五章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31-34页 |
·建立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信用法律法规体系 | 第31页 |
·建立建全助学贷款的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 | 第31-32页 |
·学校要建立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 | 第32页 |
·建立政府信用市场管理体系 | 第32-33页 |
·建立全社会诚信教育体系 | 第33页 |
·建立助学贷款失信惩戒机制 | 第33-34页 |
第六章 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系的对策 | 第34-38页 |
·加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 | 第34页 |
·积极推进实施生源地贷款 | 第34页 |
·增大助学贷款风险保证金的份额,分散违约风险 | 第34-35页 |
·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范围的的个人征信系统 | 第35-36页 |
·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系的有关法律法规 | 第36页 |
·不断加强政府、银行和学校之间的合作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