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前言 | 第7-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 ·抗旱性的概念 | 第11-12页 |
| ·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 第12-16页 |
| ·小麦抗旱性的类型 | 第16-17页 |
| ·抗旱型 | 第16页 |
| ·耐旱型 | 第16页 |
| ·避旱型 | 第16-17页 |
| ·抗旱小麦品种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小麦抗旱性鉴定方法 | 第19-20页 |
| ·田间直接鉴定法 | 第19页 |
| ·人工模拟鉴定法 | 第19-20页 |
| ·实验室鉴定法 | 第20页 |
| ·小麦抗旱性鉴定指标 | 第20-25页 |
| ·形态指标 | 第20-22页 |
| ·生理生化指标 | 第22-23页 |
| ·产量指标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试验分析 | 第25-35页 |
| ·产量指标的比较研究 | 第25-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 ·供试材料 | 第25页 |
| ·方法 | 第25-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 ·抗旱系数 | 第26页 |
| ·干旱敏感指数 | 第26页 |
| ·抗旱指数 | 第26-28页 |
| ·抗旱指数修订式 | 第28页 |
| ·小麦子粒产量和产量抗旱指标的相关分析 | 第28-29页 |
| ·形态指标的比较研究 | 第29-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 ·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 ·干旱敏感指数与籽粒产量抗旱指数的多元相关分析 | 第30页 |
| ·干旱敏感指数(CSi)与抗旱指数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0-31页 |
| ·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品种抗旱性 | 第31-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 ·干旱胁迫对PSⅡ光能转化效率和潜在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干旱胁迫对 Fm 、Fv 和 Fo 的影响 | 第32页 |
| ·籽粒产量与抗旱指数 | 第32-33页 |
|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品种抗旱性的相关分析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