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7-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第8页 |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对象 | 第8-9页 |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第9-10页 |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经济价值 | 第9-10页 |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第10页 |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 第10页 |
·濒临极限的生物多样性 | 第10-12页 |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 第12-13页 |
·生态系统类型多样 | 第12页 |
·生物种类繁多,珍稀特有种不少 | 第12-13页 |
·驯化物种及其野生亲缘种多 | 第13页 |
·研究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 第13-14页 |
·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现状 | 第14-17页 |
·我国对生物多样性研究取得的成就 | 第14-15页 |
·对生物多样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牛背梁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概况 | 第17-23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7-18页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地质地貌 | 第17页 |
·水文 | 第17页 |
·气候 | 第17-18页 |
·土壤 | 第18页 |
·植物资源 | 第18-19页 |
·动物资源 | 第19-21页 |
·景观资源 | 第21-23页 |
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分析及面临的威胁与限制因素 | 第23-28页 |
·管理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合理 | 第23页 |
·管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第23页 |
·积极开展日常管护工作 | 第23-24页 |
·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 第24页 |
·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 | 第24-26页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限制因素 | 第26-28页 |
·经费不足,基础设施差 | 第26页 |
·资源本底信息不足,多样性研究薄弱 | 第26页 |
·与社区的协调不够 | 第26-27页 |
·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 第27页 |
·缺乏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测网络 | 第27-28页 |
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 第28-31页 |
·健全管理制度,引进和培养技术骨干 | 第28页 |
·加强社区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 第28页 |
·建立有效管理协调机制,实现社区共管 | 第28页 |
·多渠道争取经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28-29页 |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弥补国家保护经费的不足 | 第29页 |
·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和监测网络 | 第29页 |
·扶助社区居民发展经济,改变其生产生活方式 | 第29-30页 |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 第30-3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作者简介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