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对华援助及绩效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课题目的、意义、国内外概况 | 第9-14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 | 第9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拟采用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国际多边援助的理论模型分析 | 第17-28页 |
·国际多边援助系统 | 第17-19页 |
·国际多边援助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世界银行的援助体系 | 第18-19页 |
·国际多边援助的理论 | 第19-23页 |
·国际政治学视角 | 第19-20页 |
·发展经济学视角 | 第20-23页 |
·国际多边援助的模型 | 第23-25页 |
·良政模型 | 第23-24页 |
·医学模型 | 第24页 |
·援助分类模型 | 第24-25页 |
·国际多边援助思想的演进 | 第25-28页 |
·第一阶段 | 第26页 |
·第二阶段 | 第26页 |
·第三阶段 | 第26页 |
·第四阶段 | 第26-28页 |
第3章 世行援助背景及战略变化 | 第28-32页 |
·接受世行援助的背景 | 第28-29页 |
·政治背景 | 第28-29页 |
·经济背景 | 第29页 |
·世行对华援助的战略变化 | 第29-32页 |
·第一阶段 | 第29-30页 |
·第二阶段 | 第30页 |
·第三阶段 | 第30页 |
·第四阶段 | 第30-32页 |
第4章 中国对世行援助的管理 | 第32-36页 |
·决策机制 | 第32-34页 |
·项目选定 | 第32-33页 |
·项目准备 | 第33-34页 |
·项目谈判 | 第34页 |
·执行机制 | 第34-35页 |
·准备阶段 | 第34页 |
·投资阶段 | 第34-35页 |
·经营阶段 | 第35页 |
·总结机制 | 第35-36页 |
第5章 世行对华援助的绩效分析 | 第36-48页 |
·世行对华援助的概况 | 第36-38页 |
·实证分析模型的确定 | 第38页 |
·世行对华援助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38-42页 |
·模型数据的采集依据 | 第38-40页 |
·世行对华援助的实证回归 | 第40-41页 |
·回归结果的经济性分析 | 第41-42页 |
·援助效果地区分化的实证分析 | 第42-44页 |
·地区选择依据 | 第42-43页 |
·西部地区数据的采集 | 第43页 |
·世行对西部地区援助的实证回归 | 第43-44页 |
·援助结果负效应的细化检验 | 第44-46页 |
·世行对华援助绩效的总体分析 | 第46-48页 |
第6章 中国利用世行援助的经验启示 | 第48-53页 |
·世行援助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 第48-50页 |
·改善中国的投资结构 | 第48页 |
·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 | 第48-49页 |
·引进了先进管理方法 | 第49页 |
·促进中国融入世界经济 | 第49-50页 |
·提高世行对华援助效果的建议 | 第50-53页 |
·慎重的选项立项 | 第50页 |
·建立高效的援助管理系统 | 第50-51页 |
·更关注援助地域性效果差异 | 第51-52页 |
·提前预防项目风险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