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22页 |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 | 第11-12页 |
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5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5-19页 |
四、对几个主要术语的说明 | 第19-22页 |
绪论 | 第22-40页 |
一、被漠视的童年 | 第22-29页 |
二、“少年罪错”与报应主义 | 第29-31页 |
三、刑事司法之内 | 第31-35页 |
四、刑事司法之外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一章 少年司法的起源:少年罪错与控制专门机制的萌生 | 第40-64页 |
一、少年的诞生 | 第40-44页 |
二、少年罪错的“发明”与凸现 | 第44-49页 |
三、少年罪错控制专门机制的萌生及其争议 | 第49-61页 |
(一) 矫正制度的兴起 | 第49-51页 |
(二) 少年矫正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第51-57页 |
(三) 关于收容权的法律争议 | 第57-61页 |
小结 | 第61-64页 |
第二章 少年司法的形成:通过福利的少年控制 | 第64-98页 |
一、拯救儿童运动 | 第64-69页 |
二、1899:少年法院的诞生 | 第69-76页 |
三、少年法院的推广 | 第76-81页 |
四、少年司法的福利取向 | 第81-85页 |
五、少年司法的理论基础 | 第85-95页 |
(一) 国家亲权哲学 | 第85-90页 |
(二) 实证犯罪学派理论 | 第90-95页 |
小结 | 第95-98页 |
第三章 少年司法的转型:通过惩罚的少年控制 | 第98-136页 |
一、少年的消逝 | 第98-101页 |
二、少年司法的转型 | 第101-118页 |
(一) 福利型控制的合宪化 | 第101-109页 |
(二)福利型控制的合理化 | 第109-118页 |
三、走向通过惩罚的控制 | 第118-131页 |
(一)少年罪错的恶化 | 第118-122页 |
(二)古典犯罪学派的复兴 | 第122-123页 |
(三)严罚政策的确立 | 第123-126页 |
(四)严罚政策的主要表现 | 第126-131页 |
四、少年罪错非正式控制机制的复兴 | 第131-133页 |
小结 | 第133-136页 |
尾论 少年司法的未来:走向折中主义的少年司法 | 第136-156页 |
一、少年司法的存废之争 | 第136-144页 |
二、从“轻轻重重”到平衡与恢复性司法 | 第144-147页 |
三、2005:禁止对未成年人适用死刑的预示 | 第147-154页 |
小结 | 第154-15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56-169页 |
一、中文文献 | 第156-162页 |
二、外文文献 | 第162-167页 |
三、案例 | 第167-169页 |
后记 | 第169-171页 |
在读期间发表(完成)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71-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