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4页 |
第一节 紫外线辐射及紫外屏蔽 | 第14-20页 |
第二节 纳米氧化物的性能及紫外屏蔽特性 | 第20-26页 |
第三节 防晒化妆品用纳米二氧化钛的研究进展 | 第26-31页 |
第四节 紫外屏蔽性能的评估方法研究 | 第31-37页 |
第五节 本论文的工作目的与意义 | 第37-44页 |
第二章 纳米氧化物紫外屏蔽性能评估的电化学方法研究 | 第44-54页 |
1 前言 | 第4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3.1 TiO_2/Ti电极的表征 | 第46-47页 |
3.2 TiO_2/Ti电极的光电特性 | 第47-50页 |
3.3 纳米氧化物紫外屏蔽性能评估的原理 | 第50页 |
3.4 实验参数的选择 | 第50-52页 |
3.5 不同纳米氧化物材料紫外屏蔽性能的测定 | 第52页 |
4 结论 | 第52-54页 |
第三章 微生物传感器及其用于纳米氧化物紫外屏蔽性能评估的研究 | 第54-62页 |
1 前言 | 第54-5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0页 |
3.1 纳米氧化物的紫外屏蔽原理 | 第56-57页 |
3.2 大肠杆菌的电化学计数法 | 第57-58页 |
3.3 纳米氧化物作紫外屏蔽剂时紫外光对大肠杆菌的影响 | 第58-60页 |
4 结论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发光细菌在纳米氧化物紫外屏蔽性能评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第62-71页 |
1 前言 | 第62-6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4-68页 |
3.1 发光细菌的发光光谱 | 第64-65页 |
3.2 细菌在不同区域的紫外幅射下发光强度的变化 | 第65页 |
3.3 紫外屏蔽剂对不同区域紫外辐射下细菌发光强度的影响 | 第65-68页 |
4 结论 | 第68-71页 |
附录: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