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高层建筑结构概况 | 第11-12页 |
·混合结构的性能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混合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 | 第12页 |
·混合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混合结构分析方法及特性 | 第15-26页 |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 第15-20页 |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 第15-18页 |
·层间位移的试验 | 第18页 |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目标的实现 | 第18-20页 |
·节点的连接方式对结构的影响 | 第20-24页 |
·节点的不同连接方式对结构受力影响 | 第20-22页 |
·节点连接试验 | 第22-24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楼板变形对结构的影响 | 第24页 |
·竖向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结构的影响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地震作用的分析方法 | 第26-44页 |
·抗震设计的原则和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抗震设计的原则 | 第26页 |
·地震作用的分析方法和适用范围 | 第26-27页 |
·地震反应谱分析理论 | 第27-32页 |
·地震反应谱理论 | 第27-28页 |
·振型分解法 | 第28-30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30-32页 |
·动力时程分析法 | 第32-38页 |
·动力方程的建立 | 第32-33页 |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 第33-38页 |
·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 | 第38-43页 |
·有限元数值方法简介 | 第38-39页 |
·有限元软件SAP2000的计算步骤 | 第39-40页 |
·有限元板壳单元的刚度方程及其位移函数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实例抗震性能分析 | 第44-77页 |
·实例概况 | 第44-47页 |
·概况 | 第44-46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6页 |
·计算分组 | 第46-47页 |
·模态分析 | 第47-50页 |
·核心筒厚度变化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50-54页 |
·核心筒厚度变化对结构侧移的影响 | 第50-51页 |
·核心筒厚度变化对地震剪力分配的影响 | 第51-53页 |
·核心筒厚度变化对地震倾覆力矩分配的影响 | 第53-54页 |
·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化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54-59页 |
·对结构侧移的影响 | 第54-55页 |
·对地震剪力分配的影响 | 第55-57页 |
·对地震倾覆力矩分配的影响 | 第57-59页 |
·核心筒厚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59-63页 |
·对结构侧移的影响 | 第59-60页 |
·对地震剪力分配的影响 | 第60-62页 |
·对地震倾覆力矩分配的影响 | 第62-63页 |
·动力时程分析 | 第63-77页 |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 | 第63-66页 |
·核心筒厚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时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66-71页 |
·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71-7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