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ETCHS公司背景介绍 | 第12-14页 |
| ·ETCHS公司简介 | 第12-13页 |
| ·ETCHS公司SME店 | 第13-14页 |
| ·品类管理概念导入 | 第14-18页 |
| ·品类与品类管理 | 第15页 |
| ·品类管理流程 | 第15-18页 |
| 第2章 ETCHS公司品类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 第18-24页 |
| ·ETCHS公司品类管理的现状 | 第18页 |
| ·公司进行了品类划分并编码到小分类 | 第18页 |
| ·初步建立了品类评估机制 | 第18页 |
| ·公司的品类策略优先考虑供应商的合作程度 | 第18页 |
| ·ETCHS公司品类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 ·品类编码未到单品导致管理效率低 | 第19页 |
| ·品类评估与品类评分体系不够全面 | 第19页 |
| ·品类战术忽视了消费者利益 | 第19-21页 |
| ·ETCHS公司实施品类管理的难点 | 第21-24页 |
| ·管理层对品类管理的认识不足 | 第22页 |
| ·企业的利润策略不利于品类管理的实施 | 第22-24页 |
| 第3章 ETCHS公司品类管理对策分析 | 第24-35页 |
| ·ETCH公司品类定义的创新 | 第27-28页 |
| ·确定ETCHS公司品类角色定位的指标 | 第28-29页 |
| ·品类对购物者的重要性 | 第28页 |
| ·品类对超市的重要性 | 第28-29页 |
| ·品类对市场的重要性 | 第29页 |
| ·确定品类角色 | 第29页 |
| ·ETCHS公司品类评估的指标分析 | 第29-31页 |
| ·门店销售表现 | 第29-30页 |
| ·市场和竞争对手表现 | 第30页 |
| ·供应商配送能力和执行能力 | 第30-31页 |
| ·建立SME店的品类评分表 | 第31页 |
| ·可供ETCHS公司选择的品类策略 | 第31-34页 |
| ·了解可用的品类策略 | 第31-32页 |
| ·回顾品类角色 | 第32-33页 |
| ·回顾品类评分表 | 第33-34页 |
| ·制定品类策略 | 第34页 |
| ·制定品类战术 | 第34页 |
| ·做好品类实施的协调工作 | 第34页 |
| ·通过品类回顾推进品类管理的提升 | 第34-35页 |
| 第4章 ETCHS公司品类管理战术分析 | 第35-52页 |
| ·在综合贡献指标分析基础上优化产品组合 | 第35-39页 |
| ·数据准备 | 第36页 |
| ·综合排名 | 第36-39页 |
| ·用科学的品类评估分析决策机制引进新品 | 第39-41页 |
| ·因地制宜修正卖场布局 | 第41-42页 |
| ·重新设计商业街出入口 | 第41页 |
| ·增设适合履带式阶梯搬运商品的购物工具 | 第41页 |
| ·在二楼入口的空地布置促销台 | 第41页 |
| ·在两个出入口增设促销台 | 第41页 |
| ·洗化品与食品分楼层布局 | 第41-42页 |
| ·充分运用陈列方法和技巧进行商品陈列 | 第42-46页 |
| ·制作商品配置表 | 第42-46页 |
| ·关联陈列 | 第46页 |
| ·主题陈列 | 第46页 |
| ·运用定价技巧高效定价 | 第46-48页 |
| ·根据品类角色制定品类毛利率 | 第47页 |
| ·检查商品价格带以寻找市场机会 | 第47-48页 |
| ·使用定价技巧 | 第48页 |
| ·制定品类定价规则并在系统中维护 | 第48页 |
| ·定期回顾价格体系的合理性 | 第48页 |
| ·根据品类特性开展促销活动 | 第48-49页 |
| ·控制进货数据实施高效补货 | 第49-52页 |
| ·高效补货的具体评价指标 | 第49-50页 |
| ·高效补货的流程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谢辞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