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工程概况及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地热及地热学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温度对岩石物理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研究区区域构造、水文地质背景 | 第17-26页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17页 |
·水系发育特征 | 第17页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17页 |
·区域构造部位 | 第17-18页 |
·地层岩性 | 第18-19页 |
·地质构造 | 第19-20页 |
·新构造运动特征与深部地质环境 | 第20-23页 |
·新构造运动特征 | 第20-23页 |
·深部地质环境 | 第23页 |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 第23页 |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第23-26页 |
3 研究区地温异常发育的基本特征 | 第26-45页 |
·地温观测方法概述 | 第26-28页 |
·地温观测成果分析 | 第28-36页 |
·临时观测点成果分析 | 第28页 |
·勘探平洞地温观测成果分析 | 第28-32页 |
·钻孔温度物探测试成果分析 | 第32-36页 |
·研究区地温发育分布特征 | 第36-45页 |
·研究区内正常洞温与异常洞温的确定 | 第36-42页 |
·地热异常范围的确定 | 第42页 |
·影响研究区异常地热分布的因素分析 | 第42-45页 |
4 研究区地温异常的成因条件及模式研究 | 第45-60页 |
·研究区区域地热的特征 | 第45-46页 |
·研究区地热异常的热源条件 | 第46-51页 |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51-53页 |
·研究区地质构造条件 | 第53-59页 |
·地质构造特征 | 第53-58页 |
·岩性特征 | 第58页 |
·地下水补径排关系特征 | 第58-59页 |
·研究区地热的成因模式 | 第59-60页 |
5 岩石(体)物理力学性质的温度效应研究 | 第60-79页 |
·概述 | 第60-61页 |
·温度对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61-74页 |
·试验设备与控制方式 | 第61-63页 |
·考虑温度效应的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分析 | 第63-65页 |
·温度变化对岩石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 第65-66页 |
·温度对岩石弹性模量的影响 | 第66-67页 |
·试件破坏特征分析 | 第67-70页 |
·岩石弹性波速的温度效应分析 | 第70-74页 |
·温度对现场岩体物理力学特性影响的效应研究 | 第74-78页 |
·现场岩体变形特性的温度效应分析 | 第74-75页 |
·现场岩体强度试验的温度效应对比分析 | 第75-76页 |
·利用物探试验分析温度对岩体波速的影响 | 第76-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6 温度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79-102页 |
·概述 | 第79页 |
·岩体热-应力耦合基本原理介绍 | 第79-81页 |
·热-应力耦合有限元法介绍 | 第81-84页 |
·温度与应力耦合作用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84-100页 |
·参数的选取和模型的建立 | 第84-86页 |
·温度对地下洞室围岩应力场及位移场的影响分析 | 第86-100页 |
·小结 | 第100-102页 |
结论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