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西湖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迁移转化的沉积剖面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8页
   ·湖泊沉积物的“汇/源效应”第13-17页
     ·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磷第13-15页
     ·磷与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第15-16页
     ·内源负荷对湖泊营养状态的胁迫第16-17页
   ·沉积物磷的迁移转化机制及地球化学循环第17-24页
     ·成岩作用对沉积物的改造第17-18页
     ·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形态研究第18-22页
     ·不同形态磷对于内源释放的有效性第22-23页
     ·沉积物的释磷机制及影响因素第23-24页
   ·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环境行为第24-27页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及组成第24-25页
     ·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矿化降解第25-27页
   ·碱性磷酸酶介导下有机磷的迁移转化第27-30页
     ·湖泊生态系统中磷酸酶的来源第27-28页
     ·磷酸酶的催化及指示作用第28页
     ·沉积物中可酶解磷的形态及界面行为第28-30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思路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8页
第二章 采样及分析方法第38-45页
   ·西湖自然区域环境概述第38-42页
     ·自然地理及水文地质概况第38页
     ·西湖区域环境整治中的重大工程第38-40页
     ·目前西湖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40-42页
   ·采样点的布设第42页
   ·现场采样与处理第42页
   ·样品的实验室制备第42-43页
   ·实验方法与测定第43-45页
     ·基础理化性质的测定第43页
     ·沉积物磷形态的分级提取第43页
     ·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的测定第43-45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5-94页
   ·西湖沉积物的分层性状及基础理化性质第45-47页
     ·分层沉积物的表观性状第45-46页
     ·沉积物pH值在不同深度上的变化特征第46-47页
     ·含水率在不同沉积深度上的变化特征第47页
   ·西湖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沉积剖面解析第47-67页
     ·西湖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丰度第47页
     ·沉积物总磷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第47-50页
     ·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剖面分布特征第50-64页
     ·磷形态的剖面变化与磷的迁移转化行为第64-65页
  小结第65-67页
   ·有机质降解矿化与沉积物磷形态的祸合关系第67-78页
     ·西湖沉积物各形态磷及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第67-69页
     ·沉积物磷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在垂向上的变异第69-72页
     ·沉积物有机质的垂直剖面分布特征第72-74页
     ·有机质与沉积物有机磷的相关性分析第74-76页
     ·有机质与其它赋存形态磷的关系第76-77页
  小结第77-78页
   ·碱性磷酸酶介导下沉积物磷的迁移转化第78-83页
     ·碱性磷酸酶活性随沉积深度的分布特征第78-79页
     ·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沉积物中的C/P原子比及 OP的相关性第79-82页
  小结第82-83页
   ·疏浚工程对西湖沉积物内源释放的控制第83-94页
     ·疏浚对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第83-89页
     ·疏浚后沉积物-水的新生界面效应第89-90页
     ·疏浚对于西湖内源负荷控制的时效性第90-93页
  小结第93-94页
第四章 结论第94-97页
第五章 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展望第97-99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97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第97-98页
   ·研究展望第98-9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葡萄糖酸杆菌转化甘油生产二羟基丙酮研究
下一篇:折叠插值模拟数字转换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