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7-30页 |
| ·引言 | 第7页 |
| ·手性与手性药物 | 第7-9页 |
| ·手性 | 第7页 |
| ·手性与手性药物的活性关系以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 第7-8页 |
| ·手性药物政策与市场情况 | 第8-9页 |
| ·手性识别机理 | 第9-11页 |
| ·三点相互作用模型 | 第9-10页 |
| ·分子间相互作力 | 第10-11页 |
| ·手性选择剂 | 第11-17页 |
| ·手性冠醚 | 第11-12页 |
| ·环糊精 | 第12-15页 |
| ·合成聚合物 | 第15页 |
| ·蛋白质 | 第15页 |
| ·多糖类化合物 | 第15-16页 |
| ·分子印记聚合物(MIP) | 第16页 |
| ·大环抗生素 | 第16页 |
| ·金鸡纳树生物碱 | 第16页 |
| ·离子络合物 | 第16-17页 |
| ·毛细管电泳 | 第17-19页 |
| ·概述 | 第17页 |
| ·电渗流 | 第17-18页 |
| ·分离模式 | 第18-19页 |
| ·区带电泳(CZE) | 第18页 |
| ·等速电泳(CITP) | 第18页 |
| ·等电聚焦(CIEF) | 第18页 |
| ·凝胶电动色谱(MEKC) | 第18-19页 |
| ·凝胶电泳(CGE) | 第19页 |
| ·毛细管电泳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 第19-22页 |
| ·电动色谱(EKC) | 第19页 |
| ·毛细管电色谱(CEC) | 第19-20页 |
| ·非水电泳(NACE) | 第20页 |
| ·毛细管凝胶电泳(CE) | 第20-22页 |
| ·毛细管电泳中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方法 | 第22-24页 |
| ·物理方法 | 第22-23页 |
| ·化学方法 | 第23-24页 |
| ·Stacking | 第23页 |
| ·Sweeping | 第23-24页 |
| ·Dynamic pH junction | 第24页 |
| ·瞬时等速电泳(TITP, transient ITP) | 第24页 |
| ·高灵敏手性拆分 | 第24-30页 |
| ·在线和离线样品预处理型 | 第25-28页 |
| ·在线柱上样品富集技术 | 第28-29页 |
| ·更换检测系统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t-ITP体系中以冠醚为手性选择剂拆分抗生素Gemifloxacin | 第30-44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 ·试剂 | 第31页 |
| ·仪器 | 第31页 |
| ·缓冲液及样品的制备 | 第31-32页 |
| ·实验过程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3页 |
| ·Gemifloxacin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紫外吸收光谱 | 第32-34页 |
| ·高盐基质中Gemifloxacin的瞬时等速电泳 | 第34-35页 |
| ·CZE体系中以冠醚为手性选择剂拆分Gemifloxacin | 第35-38页 |
| ·t-ITP体系中以冠醚为手性选择剂拆分高盐基质中 Gemifloxacin | 第38-43页 |
| ·正向电压 | 第38-39页 |
| ·反向电压 | 第39-40页 |
| ·t-ITP体系中的分离度 | 第40-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环糊精类手性选择剂拆分二氢吡啶类药物 | 第44-53页 |
| ·引言 | 第44-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页 |
| ·试剂 | 第45页 |
| ·仪器 | 第45页 |
| ·缓冲液及样品的制备 | 第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 ·环糊精手性选择剂类型对拆分的影响 | 第45-46页 |
| ·HP-β-CD浓度对分离度的影响 | 第46-49页 |
| ·缓冲液pH值对分离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分离电压对分离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新型手性选择剂—β环糊精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 第53-62页 |
| ·引言 | 第53-54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54-56页 |
| ·试剂 | 第54页 |
| ·仪器 | 第54-56页 |
| ·丙烯酰胺-β-环糊精共聚物(acrylamide-β-CD copolymer) | 第56页 |
| ·丙烯酰胺-β-环糊精共聚物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 第56-61页 |
| ·缓冲液及样品的制备 | 第56-57页 |
| ·实验过程 | 第5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1页 |
| ·应用丙烯酰胺-β-环糊精共聚物手性分离二氢吡啶类药物 | 第57页 |
| ·丙烯酰胺-β-环糊精共聚物浓度的影响 | 第57-60页 |
| ·分离电压的影响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2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