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工程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1-12页 |
| ·本文结构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间歇生产过程及其特点 | 第14-15页 |
| ·间歇过程控制系统特点与实施方案 | 第15-17页 |
| ·间歇化学反应过程控制技术进展 | 第17-25页 |
| ·自适应控制 | 第18-20页 |
| ·预测控制 | 第20-21页 |
| ·智能控制 | 第21-24页 |
| ·软测量技术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草甘膦生产工艺 | 第26-32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草甘膦化学合成反应机理 | 第26-27页 |
| ·草甘膦生产工艺流程 | 第27-31页 |
| ·合成过程 | 第28-29页 |
| ·水解过程 | 第29-31页 |
| ·结晶过程 | 第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草甘膦合成过程 DCS控制系统设计 | 第32-45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合成过程控制方案 | 第32-35页 |
| ·配料称量控制 | 第32页 |
| ·顺序控制 | 第32-34页 |
| ·温度控制 | 第34-35页 |
| ·智能控制策略 | 第35-36页 |
| ·合成过程 DCS控制系统集成 | 第36-42页 |
| ·SUPCON JX-300X DCS控制系统概述 | 第37-39页 |
| ·DCS系统规模及配置 | 第39-41页 |
| ·DCS系统组态 | 第41-42页 |
| ·控制效果分析 | 第42-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草甘膦水解过程 DCS控制系统设计 | 第45-50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水解过程控制方案 | 第45-47页 |
| ·逻辑控制 | 第45页 |
| ·报警联锁控制 | 第45-46页 |
| ·加酸流量控制 | 第46页 |
| ·温度定值调节 | 第46页 |
| ·温度程序控制 | 第46页 |
| ·结晶过程监控 | 第46-47页 |
| ·控制系统实现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六章 草甘膦回收过程 DCS控制系统集成 | 第50-63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回收过程工艺流程 | 第50-53页 |
| ·溶剂回收 | 第50-52页 |
| ·三乙胺回收 | 第52-53页 |
| ·回收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 第53-55页 |
| ·溶剂回收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 第53-54页 |
| ·三乙胺回收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 第54-55页 |
| ·DCS控制系统实现 | 第55-56页 |
| ·HS2000 DCS系统组态示例 | 第56-62页 |
| ·系统配置及数据库组态 | 第56-58页 |
| ·功能块图生成 | 第58-59页 |
| ·控制运算组态 | 第59页 |
| ·梯型图生成 | 第59-60页 |
| ·系统库生成及下装 | 第60页 |
| ·操作画面、历史库、追忆库及报表生成 | 第60-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七章 二甲酯合成配料过程 DCS控制系统实现 | 第63-70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二甲酯合成配料过程工艺特点 | 第63-64页 |
| ·测量问题与对策 | 第64-65页 |
| ·流量比值控制方案 | 第65-66页 |
| ·比值系数迭代算法 | 第66-69页 |
| ·工程实施效果 | 第69页 |
| ·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 ·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附录 | 第75-9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