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征研究
1 问题提出 | 第1-14页 |
·问题解决有关理论概述 | 第6-9页 |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 | 第9页 |
·数学问题解决的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表征的涵义 | 第10-11页 |
·合理问题表征的重要性 | 第11-13页 |
·关于学科问题表征的研究 | 第13-14页 |
·关于样例对学科问题表征影响的研究 | 第13页 |
·在理化学科领域问题表征的研究 | 第13-14页 |
·关于数学问题表征的研究 | 第14页 |
·关于数学问题表征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14页 |
2 本研究的总体构想 | 第14-15页 |
3 研究设计 | 第15-18页 |
·方法 | 第15-18页 |
·口语报告法 | 第15-18页 |
·口语报告法的基本程序 | 第15-16页 |
·口语报告材料编码 | 第16-17页 |
·问题解决动态过程编码 | 第17-18页 |
·口语报告分析指标 | 第18页 |
·对象 | 第18页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5页 |
·数学问题解决表征的实证研究 | 第18-20页 |
·目的 | 第18页 |
·测试对象 | 第18页 |
·测试器材 | 第18页 |
·测试材料 | 第18-19页 |
·测试方法 | 第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0页 |
·高中生问题表征体系的动态特征 | 第19-20页 |
·高中生问题表征体系的静态特征 | 第20页 |
·高中生问题解决的正确率 | 第20页 |
·高中生表征语句数比较 | 第20页 |
·不同性质的问题对数学问题表征的影响 | 第20-23页 |
·目的 | 第20页 |
·测试对象 | 第20-21页 |
·测试材料 | 第21页 |
·测试方法 | 第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优、困生解决不同性质问题的表征时间比较 | 第21-22页 |
·优、困生解决不同性质问题的语句数比较 | 第22页 |
·优、困生解决不同性质问题的正确率比较 | 第22-23页 |
·对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 | 第23-25页 |
·目的与方法 | 第23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23页 |
·调查的实施及数据处理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对学习数学的认识 | 第24页 |
·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来源与水平 | 第24-25页 |
5 讨论 | 第25-30页 |
·影响学生问题表征的因素 | 第25-26页 |
·问题表征受被试知识结构的制约 | 第25-26页 |
·问题表征受被试能力制约 | 第26页 |
·问题表征受被试心理因素制约 | 第26页 |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建议 | 第26-30页 |
·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 | 第27-28页 |
·注意化归思想的渗透 | 第28页 |
·进行问题外在表征的专题训练 | 第28-29页 |
·教给学生常规的问题解决策略 | 第29页 |
·重视应用意识的培养 | 第29-30页 |
·为学生创设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 | 第30页 |
6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附录 | 第33-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