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PRRSV N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及间接ELISA方法的初建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略词表第8-14页
第一章 PRRSV综述第14-30页
 1 PRRSV研究进展第14-29页
   ·PRRS简述第14-15页
   ·PRRSV病原学特性第15-16页
     ·病原分类第15页
     ·PRRSV形态特征第15页
     ·病毒的理化性质第15页
     ·PRRSV的体外培养特性第15-16页
     ·病毒的血凝特性第16页
   ·PRRSV基因组结构第16-17页
   ·PRRSV编码蛋白及功能第17-18页
     ·非结构蛋白第17页
     ·结构蛋白第17-18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第18-19页
     ·宿主因素第18页
     ·病毒因素第18-19页
     ·疫苗因素第19页
     ·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的影响第19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学研究进展第19-21页
     ·PRRSV致病机理第19-20页
     ·体液免疫第20页
     ·细胞免疫第20-21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诊断方法研究进展第21-26页
     ·临床症状第21页
     ·病理诊断第21-22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原检测技术第22-24页
       ·病毒分离第22页
       ·单克隆抗体技术第22页
       ·免疫胶体金技术第22-23页
       ·原位杂交技术第23页
       ·RT-RCR技术第23-24页
       ·荧光定量PCR(Fluorogenetic quantitative PCR,FQ-PCR)第24页
       ·LAMP(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环介导等温扩增)第24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检测技术第24-26页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第24-25页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IFA)第25页
       ·血清中和试验(SN)检测第25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25页
       ·免疫胶体金技术第25-26页
   ·PRRSV疫苗第26-28页
   ·综合措施第28-29页
     ·加强饲养管理第28页
     ·建立生物安全制度第28页
     ·合理免疫及定期监测第28-29页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9-30页
第二章 PRRSV CH-1R株N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0-51页
 1 实验材料第30-31页
   ·毒株第30页
   ·菌株第30页
   ·试剂第30-31页
   ·溶液配制第31页
   ·仪器设备第31页
 2 试验方法第31-38页
   ·PRRSV总RNA的制备第31-32页
   ·PRRSV N基因的RT-PCR扩增第32-33页
     ·N基因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32页
     ·RNA的反转录第32-33页
     ·PCR扩增及电泳检测第33页
   ·N基因的TA克隆第33-36页
     ·目的片段的回收第33-34页
     ·N基因与T载体的连接第34页
     ·氯化钙法制备DH5α感受态细胞第34-35页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第35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35-36页
       ·重组菌的培养第35页
       ·重组质粒DNA的提取第35-36页
       ·重组pMD-N质粒的PCR鉴定第36页
       ·重组pMD-N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第36页
       ·核苷酸的序列测定第36页
   ·N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6-38页
     ·PRRSV N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第36-37页
       ·核苷酸多序列分析第36-37页
       ·CpG岛分析第37页
       ·密码子使用偏爱性分析第37页
       ·稀有密码子分析第37页
     ·PRRSV N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7-38页
       ·氨基酸多序列分析第37页
       ·二级结构分析第37页
       ·亲疏水性分析第37页
       ·跨膜区分析第37-38页
       ·抗原位点预测分析第38页
       ·信号肽分析第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49页
   ·N基因的PCR扩增第38页
   ·重组质粒pMD-N鉴定第38页
   ·PRRSV N基因测序结果第38-40页
   ·PRRSV 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第40-45页
     ·多序列对比第40-43页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及进化树分析第43-44页
     ·CpG岛分析第44页
     ·密码子使用偏爱性分析第44页
     ·稀有密码子分析第44-45页
   ·PRRSV N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第45-49页
     ·氨基酸多序列分析第45-47页
     ·二级结构分析第47-48页
     ·亲疏水性分析第48页
     ·跨膜区分析第48页
     ·PRRSV N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抗原位点预测分析第48-49页
     ·信号肽分析第49页
 4 讨论第49-51页
第三章 PRRSV CH-1R株N基因的原核 #38表达第51-64页
 1 材料第51-53页
   ·菌株第51页
   ·载体第51页
   ·质粒第51页
   ·试剂第51页
   ·溶液配制第51-53页
   ·仪器第53页
 2 试验方法第53-57页
   ·目的片段的制备第53页
   ·pET-32a(+)的制备第53-54页
   ·PET-N的构建第54页
   ·PET-N转化DH5α及鉴定第54-55页
   ·PET-N转化E.coli Rosetta(DE3)及鉴定第55页
   ·重组表达菌的诱导表达第55-56页
     ·IPTG浓度的优化第55页
     ·诱导时间的优化第55-56页
     ·诱导温度的优化第56页
   ·融合表达蛋白的SDS-PAGE电泳检测第56-57页
   ·重组表达蛋白的可溶性检测第57页
   ·重组表达蛋白的Western-blot鉴定第5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7-62页
   ·重组质粒pET-N的构建第57-58页
   ·SDS-PAGE检测重组表达蛋白第58页
   ·N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58-60页
     ·IPTG浓度优化第58-59页
     ·不同诱导时间优化第59-60页
     ·不同温度优化第60页
   ·重组表达蛋白的可溶性检测第60-61页
   ·融合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Western-Blot)第61-62页
 4 讨论第62-64页
第四章 PRRSV CH1-R株N蛋白表达纯化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第64-78页
 1 实验材料第64-66页
   ·质粒第64页
   ·血清第64页
   ·试剂第64-65页
   ·溶液配制第65页
   ·仪器及耗材第65-66页
 2 试验方法第66-69页
   ·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第66页
     ·重组蛋白制备第66页
     ·PRRSV重组N蛋白的纯化第66页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66-67页
   ·PRRSV N-ELISA的初步建立第67-68页
     ·抗原抗体最佳反应条件的测定第67页
     ·最适封闭液的确定第67-68页
     ·血清作用时间的确定第68页
     ·酶标二抗稀释倍数和作用时间的试验第68页
     ·底物反应时间的确定第68页
     ·血清阴阳性的判定第68页
   ·特异性试验第68-69页
     ·交叉试验第68-69页
     ·阻断试验第69页
   ·重复性试验第69页
     ·批内重复第69页
     ·批间重复第69页
   ·与商业化试剂盒对比第6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9-75页
   ·PRRSV重组N蛋白的纯化第69-70页
   ·抗原和抗体最佳稀释浓度的确定第70-71页
   ·最适封闭液的确定第71页
   ·血清最适结合时间的确定第71-72页
   ·酶标二抗最佳作用条件的确定第72页
   ·底物反应时间的确定第72-73页
   ·血清阴阳性判定第73页
   ·特异性试验第73-74页
     ·交叉试验第73页
     ·阻断试验第73-74页
   ·重复性试验第74-75页
     ·批内重复第74页
     ·批间重复第74-75页
   ·与标准试剂盒抗体检测结果比较第75页
 4 讨论第75-78页
全文总结第78-79页
创新点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鸭瘟病毒gI基因的原核表达、多抗制备、转录时相及感染细胞定位研究
下一篇:两种地被植物对土壤铅污染的生理生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