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言 | 第1-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β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概述 | 第11-13页 |
·半抗原免疫检测 | 第13-19页 |
·小分子有机物半抗原免疫分析发展史 | 第13页 |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人工抗原偶联方法 | 第14-15页 |
·小分子半抗原免疫检测影响因素 | 第15-19页 |
·莱克多巴胺性质 | 第19-20页 |
·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21-22页 |
·莱克多巴胺色谱法检测 | 第22页 |
·免疫分析法(IA) | 第22-25页 |
·本研究内容、目的、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莱克多巴胺偶联物制备与鉴定 | 第26-43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6-27页 |
·试剂及配制 | 第26-2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1页 |
·Rac人工抗原制备 | 第27-28页 |
·莱克多巴胺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 | 第28页 |
·莱克多巴胺与ECH-Sepharose4B偶联 | 第28-29页 |
·Rac人工抗原偶联鉴定与偶联比计算 | 第29-30页 |
·酶标记抗原鉴定 | 第30页 |
·亲和层析介质Rac-ECH-Sepharose4B偶联鉴定 | 第30页 |
·亲和层析介质Rac-ECH-Sepharose4B偶联量 | 第30-31页 |
·免疫鉴定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人工抗原偶联实验现象 | 第31页 |
·人工抗原偶联鉴定结果与偶联比计算 | 第31-36页 |
·酶标记抗原紫外鉴定 | 第36页 |
·Rac-ECH-Sepharose4B偶联鉴定结果 | 第36页 |
·Rac-ECH-Sepharose4B偶联量 | 第36-38页 |
·讨论 | 第38-42页 |
·偶联原理 | 第38-39页 |
·偶联鉴定 | 第39-40页 |
·控制偶联比 | 第40页 |
·影响人工抗原偶联的因素 | 第40-41页 |
·酶标抗原偶联 | 第41-42页 |
·亲和层析介质偶联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莱克多巴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43-56页 |
·材料 | 第43-44页 |
·试剂及配制 | 第43-44页 |
·免疫动物 | 第44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44页 |
·方法 | 第44-46页 |
·两种抗原采用常量长程免疫法制备抗血清 | 第44-45页 |
·不同偶联比免疫原微量短程免疫法制备抗血清 | 第45-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3页 |
·两种抗原采用常量长程免疫法制备抗血清 | 第46-48页 |
·不同偶联比免疫原微量短程免疫法制备抗血清的检测 | 第48-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原理 | 第53页 |
·影响抗体特异性因素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莱克多巴胺ELISA法的建立 | 第56-66页 |
·试剂配制 | 第56页 |
·方法步骤 | 第56-59页 |
·抗体提纯 | 第56-57页 |
·间接竞争ELISA法的建立 | 第57-58页 |
·直接竞争ELISA法的建立 | 第58-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亲和层析结果 | 第59-60页 |
·间接竞争ELISA法标准曲线 | 第60-61页 |
·直接竞争ELISA法 | 第61-63页 |
·讨论 | 第63-65页 |
·间接抑制ELISA与直接竞争ELISA优缺点比较 | 第63-64页 |
·免疫亲和柱层析 | 第64页 |
·酶标抗原 | 第64页 |
·ELISA影响因素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莱克多巴胺竞争ELISA法质量评价 | 第66-7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6-67页 |
·仪器 | 第66页 |
·两种测量方法 | 第66页 |
·溶液配制 | 第66-67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67页 |
·添加样品制备 | 第67页 |
·方法步骤 | 第67-69页 |
·ELISAA的操作步骤 | 第67页 |
·ELISA、B操作步骤 | 第67页 |
·ELISAA与ELISA B测定结果精密度比较 | 第67-68页 |
·ELISAA与ELISA B样品添加回收比较 | 第68页 |
·ELISAA与ELISA B重复性比较 | 第68-6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9-71页 |
·精密度比较 | 第69-70页 |
·ELISAA、ELISA B样品添加回收比较 | 第70-71页 |
·重复性实验 | 第71页 |
·讨论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88页 |
附图 | 第88-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