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土地与土地用途 | 第1-19页 |
一、非法学意义上的土地和法学意义上的土地 | 第9-13页 |
(一) 非法学意义上的土地 | 第9-11页 |
(二) 法学意义上的土地 | 第11-13页 |
二、土地用途及其法定形态 | 第13-19页 |
(一) 土地用途 | 第13-15页 |
(二) 土地用途分类 | 第15页 |
(三) 土地用途的法定形态 | 第15-17页 |
(四) 土地用途的法定形态现状与检讨 | 第17-19页 |
第二部分 土地发展权概述 | 第19-26页 |
一、土地发展权的定义及特征 | 第19-21页 |
二、土地用途变化及其调节机制 | 第21-23页 |
(一) 土地用途变化 | 第21-22页 |
(二) 土地用途变化的调节机制 | 第22-23页 |
三、土地发展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23-26页 |
(一) 国家干预原则 | 第24-25页 |
(二) 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 第25页 |
(三)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25-26页 |
第三部分 土地发展权的正当性研究 | 第26-40页 |
一、土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 | 第26-36页 |
(一) 土地发展权的哲学思考 | 第26-28页 |
(二) 土地发展权的生态学思考 | 第28-30页 |
(三) 土地发展权经济学思考 | 第30-34页 |
(四) 土地发展权的比较法研究 | 第34-36页 |
二、土地发展权正当性的实证分析 | 第36-40页 |
(一) 检讨、反思现行的调整土地用途变更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第37-39页 |
(二) 我国创设土地发展权制度之现实必要性 | 第39-40页 |
第四部分 我国土地发展权的具体设计 | 第40-57页 |
一、土地发展权涉及的法律关系(土地用途变更法律关系) | 第40-44页 |
(一) 土地用途变更法律关系的定义与特征 | 第40-41页 |
(二) 土地用途变更法律关系的要素 | 第41-43页 |
(三) 土地用途变更法律关系的变动 | 第43-44页 |
二、土地发展权的性质 | 第44-47页 |
(一) 土地发展权是具有公权与私权二重性之权 | 第44-45页 |
(二) 土地发展权是一种国家干预为主导的经济法意义之权 | 第45-46页 |
(三) 土地发展权是注重对物的利用之权 | 第46-47页 |
三、土地发展权的种类 | 第47-51页 |
(一) 国家土地发展权、集体土地发展权、个人土地发展权 | 第47-50页 |
(二) 稳定限制性土地发展权和不稳定限制性土地发展权 | 第50-51页 |
(三) 具体土地用途法定形态之间变更的土地发展权 | 第51页 |
四、土地发展权的效力 | 第51-53页 |
(一) 土地发展权具有国家主权性质的效力 | 第51-52页 |
(二) 土地发展权具有宪法效力 | 第52页 |
(三) 土地发展权具有极大的法律强制力 | 第52页 |
(四) 土地发展权具有界定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边界之效力 | 第52-53页 |
五、土地发展权的权能 | 第53-55页 |
(一) 土地发展权的积极权能 | 第53-54页 |
(二) 土地发展权的消极权能 | 第54-55页 |
六、土地发展权的立法体例 | 第55-57页 |
(一) 国外土地发展权的分散立法体例 | 第55-56页 |
(二) 构建我国土地发展权的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立法体例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