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高校政工干部素质发展的内涵和作用 | 第12-15页 |
(一) 高校政工干部素质发展的内涵 | 第12-13页 |
1、素质概念的界定及其基本特征 | 第12-13页 |
2、高校政工干部素质发展的内涵 | 第13页 |
(二) 高校政工干部素质发展的作用 | 第13-15页 |
1、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 | 第13页 |
2、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 第13-14页 |
3、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 第14-15页 |
二、加强新时期高校政工干部素质发展研究的意义 | 第15-19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1、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应有之义 | 第15-16页 |
2、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关于主体理论研究的需要 | 第16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6-19页 |
1、是适应时代发展对高校政工干部素质新要求的需要 | 第16-17页 |
2、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 第17-18页 |
3、是高校政工干部队伍的稳定、发展的需要 | 第18-19页 |
三、新时期高校政工干部素质发展应达到的标准 | 第19-25页 |
(一) 深厚的理论功底,坚定的理想信念 | 第19-20页 |
(二) 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 第20页 |
(三) 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 第20-22页 |
1、精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教育管理、科学文化知识 | 第20-21页 |
2、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 第21-22页 |
3、运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第22页 |
4、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 第22页 |
(四) 优良的品德作风 | 第22-24页 |
(五) 善于开拓创新,敢于破除陈规 | 第24页 |
(六) 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 | 第24-25页 |
四、当前部分高校政工干部素质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分析 | 第25-30页 |
(一) 当前部分高校政工干部素质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1、少数政工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不够扎实 | 第26页 |
2、少数政工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思维方式不够现代化 | 第26-27页 |
3、部分政工干部敬业奉献精神的欠缺 | 第27页 |
4、部分政工干部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够丰富,缺乏管理、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 第27-28页 |
(二) 造成部分高校政工干部素质结构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1、自身对所承担的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认识不到位 | 第28页 |
2、不重视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知识更新 | 第28-29页 |
3、社会和学校对政工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力度不够 | 第29页 |
4、缺乏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感,对自身发展前途的忧虑造成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五、新时期高校政工干部素质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 第30-38页 |
(一) 加强对高校政工干部系统的政治理论和理想信念教育 | 第30-31页 |
(二) 扎实做好高校政工干部的继续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 | 第31-32页 |
(三) 大力加强对高校政工干部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 第32-33页 |
1、提高高校政工干部对师德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加强个人师德意识的养成 | 第32页 |
2、管理部门要加强师德教育,依法强化管理,规范高校政工干部队伍的师德行为,优化师德环境,营造重德的舆论氛围 | 第32-33页 |
(四) 社会舆论环境和高校管理部门要为政工干部的工作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 第33-35页 |
1、明确高校政工干部的工作任务,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 第33-34页 |
2、建立以素质发展为取向的高校政工干部的评价机制 | 第34-35页 |
(五) 高校政工干部要重视反思、合作与积极实践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 | 第35-38页 |
1、学会反思与合作,努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 | 第35-36页 |
2、通过大胆实践和创新,走在实践中的素质发展之路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