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页 |
1.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 | 第7-17页 |
·预期违约制度的缘起与演进 | 第7-10页 |
·预期违约制度的构成要件及救济方法 | 第10-13页 |
·预期拒绝履行的构成要件及救济方法 | 第10-12页 |
·预期履行不能的构成要件及救济方法 | 第12-13页 |
·预期违约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蕴涵 | 第13-17页 |
·预期违约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预期违约的价值蕴涵 | 第16-17页 |
2.大陆法系对预期违约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17-26页 |
·大陆法对英美法预期拒绝履行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18-20页 |
·德国判例法对英美法预期拒绝履行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18-19页 |
·德国新债法对英美法预期拒绝履行的确立及发展 | 第19-20页 |
·大陆法对英美法预期履行不能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20-26页 |
·传统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制度 | 第20-22页 |
·传统不安抗辩权制度与预期履行不能制度立法理念上的区别 | 第22-24页 |
·德国新债法对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发展 | 第24-25页 |
·德国新债法中扩张后的不安抗辩权与预期履行不能的立法理念之比较 | 第25-26页 |
3.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问题研究 | 第26-38页 |
·《合同法》对预期违约问题的立法现状 | 第26-28页 |
·《合同法》对英美法预期拒绝履行问题的立法现状 | 第26-27页 |
·《合同法》对英美法预期履行不能问题的立法现状 | 第27-28页 |
·对《合同法》预期拒绝履行问题立法现状的反思及解决方案 | 第28-31页 |
·对《合同法》预期履行不能问题立法现状的反思及解决方案 | 第31-36页 |
·《合同法》中预期履行不能问题立法现状的争论 | 第31-32页 |
·《合同法》中扩张后的不安抗辩权制度在实践中的困境 | 第32-35页 |
·《合同法》中两次扩张后的不安抗辩权制度是否能替代预期履行不能制度 | 第35-36页 |
·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重新设计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主要科研情况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