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生态道德教育概述 | 第13-23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 第13-17页 |
·生态的概念 | 第13-14页 |
·生态道德的内涵 | 第14-15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 第15-17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 | 第17-18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性 | 第17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群体性 | 第17-18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长期性 | 第18页 |
·生态道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道德教育 | 第18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18-23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第18-21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思想渊源 | 第23-33页 |
·继承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23-26页 |
·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主张顺道而生、应道而行 | 第23-25页 |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 | 第25-26页 |
·吸收西方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26-30页 |
·人类中心论 | 第27-28页 |
·自然中心论 | 第28-30页 |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作用 | 第30-33页 |
·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30-31页 |
·为什么要保护自然 | 第31-32页 |
·如何保护自然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 第33-42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范畴 | 第33-39页 |
·生态价值观 | 第33-34页 |
·生态公正观 | 第34-38页 |
·生态义务观 | 第38-39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规范 | 第39-42页 |
·热爱自然、善待自然 | 第39-40页 |
·合理消费 | 第40页 |
·控制人口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当代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和法律保障机制 | 第42-52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42-46页 |
·家庭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 | 第42-43页 |
·学校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 第43-44页 |
·社会教育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平台 | 第44-46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法律保障机制 | 第46-52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立法保障 | 第46-48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执法保障 | 第48-49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司法保障 | 第49-50页 |
·生态道德教育的监督保障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